籼粳交组合培矮64S/日本晴F2、F3及F6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pdfVIP

籼粳交组合培矮64S/日本晴F2、F3及F6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籼粳交组合培矮64S/日本晴F2、F3及F6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pdf

植物学通报Chinese Bulletin ofBotany 2008,25(1):59—66,www.chinbullbotany.corn · 实验简报· 籼粳交组合培矮6 4 S/日本晴F 2、F 3及F 6代主要农 艺性状分析 梁永书’一,李艳萍2,孙海波2,邹美智2,王景余2,刘学军2 7李平’。 ’I~lJil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温江 61 1 1 30 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天津 3001 1 2 摘要 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对籼粳交组合培矮64S/日本晴F2、F3及F6代分蘖数、有效分蘖数和株高等7个主要 农艺性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在双亲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亲本在不同年份和不同地点表现出较大 差异,株高表现变异系数较大,分别为14.4%和22.8%。各性状在3个世代中除了F2分蘖率、F3齐穗期和F6株高,其余各性状均 呈连续变异,分布频率大致接近正态分布,同时存在双向超亲分离现象。各性状不同世代相关系数有一定的变化,但不改变其 方向。这些结果可以为水稻数量性状基因座分析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也可为水稻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还对选用测序 水稻品种为亲本构建群体进行农艺性状研究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农艺性状,相关分析,F2、F3及F6代,水稻 粱永书,李艳萍,孙海波,邹美智,王景余,刘学军,李平(2008).籼粳交组合培矮64S/日本晴F2、F3及F6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植 物学通报 25.59—66. 调查研究群体农艺性状表现是进行 Q T L 状在不同世代的遗传变异及分布规律;为这些数量性状 (quantitative trait locus)分析的基础,也是作物遗传育 的QTL分析及分子遗传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也为数量 种表型选择的重要依据。构建具有典型性状的群体,是 性状的遗传改良寻求规律:同时对选用测序水稻品种为 进行QTL定位、结构基因和功能基因研究的基础,也 亲本构建群体进行农艺性状分析的意义进行了讨论,以 是三系杂交育种保持系和恢复系选育的必要环节(徐云 期为水稻育种和基础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碧,1994;万建民,2006)。群体种类有RIL群体、DH 群体和回交近交系群体等永久性群体及F2和BC 群体 1 材料与方法 等分离群体(郑康乐,1 981;毛传藻和程式华,1 999;郭 龙彪和罗利军,2001)。前人主要研究农作物某一世代 1.1 材料 农艺性状的表现隋况,他们主要采用方差分析(吴吉祥等, 本研究选用测序水稻籼稻(Oryza sativa L.indica)品种 1 999;廖伏明等,1 999)、相关分析(石春海和朱军, 培矮64S(P~下简称Pei’ai64s)和粳稻品种(Oryza sativa 1 994;潘晓飚和屈为栋,1 998)和通径分析(孙全德和赵 L.japonica)El本晴(以下简称Nipponbare)为亲本,于 国红,2004)。选用测序水稻品种构建群体进行QTL分 2002年7月在四川温江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实验农 析和基因组研究是当前热点。本文选用两测序水稻品 场配制组合培矮64S/El本晴。同年12月在海南套袋 种培矮64S和El本晴为亲本,配制培矮64S/El本晴组 自交得F 。2003年4月在温江选择肥力均匀试验地,按 合,采用DPS和Exce1分析统计软件分析和评价双亲及 照1 6.6 cmx26.6 cm规格种植培矮64S/El本晴亲本和 其F2、F3和F6代分蘖数、有效分蘖数、株高等主要 F2代。同年在海南种植F3代,套袋自交三代得F6(一粒 农艺性状在四川和海南三年两点的性状表现,分析各性 传法)。 收稿日期:2006-12-30;接受日期:2007-04-28 基金项目:863计划(No.2003AA21 2030)和天津市攻关项目(No.0431 2381 1) 。通讯作者。E-mail:liping@cngk.corn 60 植物学通报 25(1) 2008 1.2 性状的调查统计 高在四川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