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章清末法律制度
第十章 鸦片战争后清朝的法律制度(公元184O年一1911年) 第一节 清末的预备立宪 一、预备立宪的发生及其性质 清朝统治者宣布预备立宪的目的,一是为假借立宪之名,行抵制革命之实;二是为适应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需要,借以取得帝国主义的进一步支持,其实质,是为了继续维护封建君主专制主义政权。 二、预备立宪的主要活动 (一)设立咨议局和资政院 1907年9月,清末政府下诏筹设咨议局和资政院。 1908年7月,颁布了《咨议局章程》,确定了咨议局为“各省采取舆论之地,以指陈通省利病,筹计地方治安为宗旨”。 1908年9月,颁布了《资政院院章》,确定了资政院“以取决公论,预定上下议院基础为宗旨”。 (二)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08年8月,颁布了由宪政编查馆制订的《钦定宪法大纲》。大 纲分“正文”和“附录”两部分,共23条。正文为“君上大权”,计14条;附录“臣民的权利义务”计9条。“正文”和“附录”的这种结构,表明了大纲的重心在于维护君权。 (三)颁布《十九信条》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纷纷响应,宣布 独立,清朝的专制统治面临土崩瓦解的局面。清朝政府一 面派军队镇压,一面急忙下罪已诏,宣布取消皇族内阁, 赦免国事犯等等,继续进行政治欺骗。并由资政院在三天 之内匆忙拼凑出了一个《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颁布于1911年l1月3日,诏令立即实行,通称《十九信条》。 第二节 清末修订法律的活动 一、刑 法 (一)《大清现行刑律》《大清现行刑律》公布于宣统二年即公元1910年5月,它是在修改《大清律例》的基础上完成的。作为新刑律颁布前暂行的过渡性法律。 《大清现行刑律》共三百八十九条。其修订特点是:体例格式上取消了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名称而分的篇目,按罪名类别分为三十门。将旧律中的继承、田宅、婚姻、钱债等纯属民事的条款从刑律中分出,不再科刑,以示民刑有别。废除了凌迟、枭首、戮尸、刺字等酷刑,并用罚金取代了旧律中的笞刑和杖刑。将原定的笞、杖、徒、流、死五刑,改为罚金、徒刑、流刑、遣刑、死刑。 (二)《大清新刑律》 《大清新刑律》仿效资产阶级的刑法体例,分总则、分则两编。刑名为主刑、从刑两种。主刑有:死刑(绞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罚金。从刑有:褫夺公权和没收。在刑法原则上,采用资产阶级国家刑法中的缓刑,假释制度和罪刑法定主义原则。 新刑律草案脱稿后,立即受到猛烈攻击。以张之洞、劳乃萱为代表的坚持封建的纲常伦理的“礼治派”与以沈家本为代表的主张效仿资产阶级法制的“法理派”展开了激烈的论争。即“礼法之争”。 在“礼治派”强大的压力下,“法理派”被迫妥协,同意在新刑律后增加充满封建性内容的《暂行章程》五条。 二、民 商 法 宣统三年,1911年8月,各编起草完毕,共五编三十七章,1569条,定名为《大清民律草案》。这是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民法典,但由于清政府很快被推翻而未及颁行。 三、诉讼法和法院组织法 中国封建法典历来把实体法和程序法混同一体,将诉讼断狱附于刑律,而没有单独的诉讼法典。19O6年,沈家本主持编成了《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这部诉讼法采用了资产阶级的公开审判制度、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是旧中国起草的第一部独立的诉讼法典。但由于遭到各省督抚的反对而未能颁行。1910年又先后编成了《大清刑事诉讼律草案》和《大清民事诉讼律草案》。这两个草案均未及审议颁行,清王朝就被推翻了。 四、清末法律的特点 (一)在立法指导思想上,奉行“中外通行”原则,既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又要考虑保护帝国主义利益,是封建地主买办阶级和帝国主义意志的体现。 (二)在法律内容上,一方面抄袭资本主义国家的法律原则和法律条文,另一方面仍继续搬用以纲常礼教为思想基础的封建法律。 (三)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承认和保护私营工商业,提高了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促进了民族工商业的发展。 第三节 清末司法制度的变化 一、建立新的司法体制 在中央,清政府从1906年开始,把刑部改为法部,掌管全国司法行政,而不再兼理审判;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作为最高审判机关,负责解释法律,监督各级审判。 在地方,清政府从1907年开始,设立三级审判厅,在京师和各省设立高等审判厅,在府(直隶州)设地方审判厅,在州县设立初级审判厅。改变了沿袭已久的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的封建传统,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此外,清政府还在各级审判厅内,相应地设置了各级检察厅。检察厅负责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并有权监督审判之执行。 按照《法院编制法》的规定,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3.5.1医院感染管理组织C.docx VIP
-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导论(厦门大学)学习通网课章节测试答案.docx VIP
- 耻骨上膀胱穿刺造瘘术评分标准(1).docx VIP
- 2025-2026学年小学英语人教精通版2024四年级上册-人教精通版(2024)教学设计合集.docx
- 深圳市某鲁班奖工程幕墙质量通病防治措施.doc VIP
- 第9课《数据画家》(课件)-2025-2026学年苏少版(2024)初中美术八年级上册.pptx VIP
- 电子技术基础数字部分康光华主编详细习题答案.doc VIP
- 技术询标问卷.docx VIP
- EB Propsim C8信道仿真仪操作手册.pdf VIP
- 融通集团校招笔试题.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