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南方歌舞课件.pptVIP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三节 南方歌舞 一、采 茶 二、花 鼓 三、花 灯 一、采 茶 主要流行在江西、浙江、福建、安徽、广西、广东、湖北、湖南各省的民间歌舞。 最初是茶农上山劳动时唱的“茶歌”,后逐渐形成歌舞形式,称为“茶灯”。近二三百年来发展成戏曲形式。一般原为“二小戏”(小生、小旦)或“三小戏”(多一小丑),剧情简单,以歌舞为主,解放前后出现大戏。 采茶曲调丰富,大多保持 原民歌的特色,生动活泼,节奏明快,旋律优美。 表演形式:纷繁多样,依地区各异。有十几人的集体歌舞,有二、三人的对唱对舞,有的是单独的小节目,有的以形成有固定程序的大戏等。 各地的采茶戏风格不同,所用曲牌也不尽相同。江西采茶戏最多,南昌、赣南、武宁、景德镇、高安、抚州、吉安、萍乡风格都不相同,湖北的黄梅采茶戏、广东的粤北采茶戏、广西的彩调等,都各具特色。 采茶戏集中了许多当地的民歌小调。而这些小调仍然以民歌的形式在当地民间流传。如《斑鸠调》、《采茶谣》、《红花开满山》。 二、花 鼓 花鼓是广泛流行于全国各地的民间歌舞。特别在湖北、湖南、安徽等省广为流行。近100年来发展成为戏曲形式。 它起源与民间小调、鱼鼓、高跷等。因最初以鼓为伴奏乐器而得名。 花鼓戏的演出形式、艺术风格与采茶戏、花灯戏相似。 代表性剧种有:湖南的长沙、岳阳、常德、衡阳花鼓戏,湖北的远安、天沔、随县花鼓戏,皖南花鼓戏,淮北花鼓戏,四川花鼓戏等。 各地花鼓戏集中了当地的大量民歌,与当地民歌色彩有十分密切的联系。如湖南的《洗菜心》、《阳雀啼》、《铜钱歌》等。 三、花 灯 花灯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地区的湖北、四川、贵州、云南、湖南等省的民间歌舞。后发展成地方戏曲。 花灯原来是民间节日“社火”活动中的耍灯和民歌结合的歌舞形式,清乾隆前后,进一步吸取各地民歌小调俗曲、民间说唱音乐因素,逐渐形成情节简单而歌舞成分较重的花灯小戏,清末明初开始出现了情节较复杂的中大型剧目,成为各地的戏曲剧种。 花灯与当地民歌有密切的联系,各具特色。较为突出的有:云南的弥渡、玉溪、昆明、姚安等地的花灯,湖北的恩施灯戏、利川花灯,四川秀山花灯,贵州的独山花灯、遵义花灯等。 吸收进花灯戏的许多民歌小调,至今仍在民间普遍传唱。如云南的《绣荷包》、《倒板桨》、《大茶山》,四川的《黄杨扁担》,湖北的《龙船调》等。 * * 龙岩采茶灯 采茶舞 斗茶舞 湖南花鼓戏 李谷一 长沙花鼓戏 湖北花鼓戏 湖北花鼓戏 经典花鼓戏《刘海砍樵》让乡亲们大饱眼福。 ????????????????????????????????????????????????????????????????????????????????????????????????????????? 凤阳花鼓 * *

文档评论(0)

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