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政文化中的民间经验.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廉政文化中的民间经验.doc

廉政文化中的民间经验   摘要:千百年来,民间社会形成了一套与官方话语体系相适应的民间经验,广大民众借助它们表达着底层社会的廉政观念。以河南淮阳县为例,“骂年”一词是有关包公下陈州的故事中衍生出的极具地方特色的俚语,它是一种“文化的记忆”的产物。当下廉政文化建设在完善顶层制度设计的同时,也需要从底层社会汲取廉政文化的民间经验。   关键词:廉政文化;民间经验;“骂年”   一、“骂年”一词的的由来   “骂年”一词是河南淮阳县一带的俚语,是指人们对45周岁时的数字忌讳。当地人在这一年往往会往小里减一岁或者往大里加一岁,若是想把自己的实际年龄告诉给对方,便称自己到了骂年。关于“骂年”的由来,据说是包公陈州放粮时(今天的淮阳县)发生的故事有关。故事的大致梗概是:包拯为拯救陈州灾民,从京城汴京(今开封)到陈州惩治贪官污吏。国舅庞昱听西宫娘娘传信说,包拯要来,就严密封锁陈州城门,不让包拯进城。包公恰巧碰到妓女林氏被国舅召幸,便替林氏赶驴,冒充妓女老鸨混进陈州城。包公时年45岁,因此直到现在,陈州人还忌讳45岁,凡是45岁的人都称到了“骂年”的年龄,或者说成44或46?q。   人们对“骂年”的忌讳,从直观层面表达的是对发生在这一年的故事的忌讳,对包公为伸张正义而忍辱负重的同情、怜悯;从更深层次表达的是对贪腐恶政的厌恶和对清官廉吏的推崇。包拯的吏治思想,对上竭忠于君,对下施爱于民,贯通之间的是公道正义。“骂年”通过民间叙事的方式将包公抽象成一个有关惩治贪腐、为民请命的正义符号。总之,民众对年龄的禁忌,实质是对包公的信仰或者对清官廉吏崇敬的产物。   二、“骂年”的基本要义   从文化学角度来讲,“骂年”的产生是一种“文化的记忆”不断强化的产物。那么它与“社会性的记忆”的差别在于,如果说“社会性的记忆”是对社会记忆的历史发展的客观描述,那么“文化的记忆”则这种记忆的动态发展演进,将其中的精华融于文化,并作为社会价值反复持续地灌输和影响子孙后代。许倬云曾将“文化的记忆”打过比方,经过文化圈的熏陶的人,就能生活得如鱼得水。而文化圈的不同又会演化出咸水鱼和淡水鱼,每一种鱼都要学会在各自的环境中生活。儒家文化与犹太教的文化记忆和规范绝对是不一样的,从而形成一个个文化圈的边界。作为“文化的记忆”的组成,“骂年”一词从产生时起就在淮阳民众生活中扎根,由一代代淮阳人口耳相传,成为淮阳民众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符号。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淮阳人来说,经过历史更迭以及长期的文化熏陶,他们已经把“骂年”作为自己话语体系的要素,并且内化到民众的日常生活中。   作为一种“文化的记忆”,“骂年”还隐含着中国宗法伦理的深层结构――“报”的观念。简单来说,“报”的基本内涵是“反哺”,即行为个体对有恩于己的上辈,行情感或利益的还偿。包公为拯救淮阳的黎民百姓不惜舍弃名节,淮阳民众对包公的崇敬之情溢于言表,“骂年”一词正是这种情感表达的见证。从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到王朝政治的运作,无不贯彻着“报”的意识。   三、“骂年”对当代廉政文化建设的启示   (一)积极培育廉政文化的社会土壤。费孝通曾说过,传统中国是一个乡土社会,文字所能传的情、达的意是不完全的。人们情感表达更多的是通过文字以外的其他方式完成,包公下陈州惩治贪官污吏的故事,不仅成为豫剧经典选段为人们所熟知,还演化出像“骂年”这样带有禁忌色彩的词汇,在民众中口耳相传。可见,廉政文化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要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达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程度,使之成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的基本遵循。   (二)为官从政要有敬畏之心。“骂年”一词体现了民众对清官廉吏的敬畏之心,演化为一种民间禁忌,体现了“畏”的哲学。俗语说,“抬头三尺有神明”。只有对权力心存敬畏,始终牢记“政权民授”,才能避免载舟覆舟的历史循环。“物必自腐而虫后生之”。廉政文化建设要强化官员道德修养和作风建设,使官员从内心养成“不想腐”的道德品格,从心理层面根除腐败的念头。   (三)以榜样的力量促进廉政文化深入人心。习近平指出,道德模范是有形的正能量,是鲜活的价值观,是道德实践的榜样。时至今日,人们提及包公、海瑞,往往会将他们作为法律正义的代名词,他们不畏强权、惩恶扬善,在民众心中树立起不可磨灭的历史丰碑。廉政文化说到底是由人创造的,因此绝不能忽视先进人物的榜样力量。只有在社会中培育和树立起更多的不畏强权的包公式榜样,才能引导和激发民众的廉政观念,形成广泛的群众基础。   (四)重视发掘传统民族精神的优秀因素。一个民族的生活创造它的法制,而法学家创造的仅仅是关于法制的理论。法律体系的构建绝不能忽视民族精神的作用,更不能否定、抹杀它的存在。透过“骂年”对年龄的忌讳,反映了人们敬天畏命的报应论,它是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