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TPB理论架构延伸之BWL问卷与科技接受度问卷之分析
TPB理論架構延伸之BWL問卷與科技接受度問卷之分析
周典緯
臺北市立內湖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控制科教師
一、前言
在過去幾十年中,為了要了解使用者使用科技工具的意圖,研究者提出了許多理論與架構來分析這個問題(Lau and Woods, 2008),例如: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Fishbein and Ajzen, 1975)、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Ajzen, 1991, 2002)、technology acceptance model (TAM) (Davis, Bagozzi, Warshaw, 1989)以及innovation diffusion theory (Roger, 1995)。以上各理論認為使用者的個人信念(beliefs)在使用者使用科技工具的意圖或是行為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換句話說,各理論從不同面向探討可能影響使用者使用科技工具的意圖。
其中以TRA理論所後續發展出來TPB與TAM廣泛的被使用在眾多領域,如:資訊管理和教育(e.g., Yang Tsai, 2008; Lin Lu, 2000) 。根據TRA的理論,使用者使用科技工具的行為是由使用者的使用意圖所決定的,而使用意圖則是由使用者的使用態度(attitude toward behavior)與使用者主觀的行為規範(subjective norm)所決定。
TAM被視為TRA的改編版本 (Fishbein and Ajzen, 1975),TAM可用於了解與預測使用者科技接受的程度與使用科技工具的意圖,圖一為TAM的理論架構,知覺有用性 (perceived usefulness, PU)指的是使用者主觀的認為使用該科技工具能不能夠增進使用者在工作上的表現;知覺易用性 (perceived ease of use, PEU)則指的是使用者認為該科技工具使用起來容不容易;眾多研究指出知覺易用性能夠有效的預測知覺有用性
圖一 TAM理論架構 (Davis et al., 1989)
TPB則是TRA理論的延伸 (Lee and Kim, 2009),TPB被認為是個十分有效解釋和預測行為的理論 (Chen, Chen, and Kinshuk, 2009)。TPB理論架構中以行為態度(attitude toward the behavior)、主觀的行為規範(subjective norm)以及控制信念(perceived behavior control)來決定行為的意圖,進而決定實際的行為 (Ajzen, 2002),圖二為TPB理論架構。行為態度指的是個人對執行該行為的正向或負向的情緒(favorable/unfavorable);主觀的行為規範則是使用者感受其他人對他該不該做此一行為的;控制信念則指的是會增進或阻礙執行該行為因素,與自我效能的概念相類似控制信念不只會間接的透過使用意圖影響使用行為,也會直接的影響使用行為。
圖二 TPB理論架構 (Ajzen, 2006)
二、TAM與TPB使用在網路學習行為研究
大多數使用TAM的研究目的都是在探討某一種特定的系統(例如:網路學習平台、學習管理系統),使用者對於該系統的使用意圖所做的研究。例如:Liaw (2008)研究blackboard數位學習平台使用者的使用意圖與滿意度;Ngai、Poon和Chan (2007)探討Web數位學習平台使用者的使用意圖;Sun和Cheng (2009)探討使用者使用3D虛擬實境的意圖;Tao、Cheng和Sun (2009),針對商業模擬遊戲使用者使用意圖所做的研究。
利用TAM理論架構探討使用意圖的研究,由於TAM架構簡單,研究者不需要太深的理論基礎即可利用TAM做研究;從另一方面來看,也因為TAM的架構簡單,因此大多數的研究都會小幅的修改TAM原始的理論架構,加入一些可能影響該系統使用者使用意圖的特殊因素一起探討,來讓整個架構更豐富也更符合研究的目的,例如Lin (2009)欲探討cognitive absorption對虛擬社群使用意圖的影響,則將cognitive absorption的概念融入TAM理論架構中,最後再針對新加入的因素,研擬問卷來量測。Lee和Kim (2009)則是加入資訊系統相關因素,如:科技輔助、網路使用經驗;以及任務的特性因素來解釋與預測使用者使用intranet的使用意願。其次,大多數的TAM研究最後都會使用結構方程模式(SEM)來驗證理論模型的效度。
TAM僅單純的探討使用者科技的接受度,沒有探討到使用者的情意因素在使用科技工具的意圖上所扮演的角色,也沒有探討到社會因素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因此在探討使用者使用網路學習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一)转衔服务的意义.doc
- (d)如果有关于青年组流行率的适当和现成数据,请提供.doc
- (新)认识圆股数.doc
- (第4讲)-闸北区化学课堂有效教学研究.ppt
- (二)教育使命与定位.ppt
- 00321中国文化概论课程考试说明.doc
- 030.创造生命的奇蹟-中文表.doc
- 04企业社会责任.ppt
- 07桃园县教育服务役役男生活点滴.ppt
- 07现代美学第七课File.ppt
- 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课件-高一上学期数学北师大版.pptx
- 2025年汽车维修工职业技能鉴定试卷在线测试.docx
- 2025年泰语等级考试泰语考试备考资料打印试卷.docx
- 2025年经济师职称考试经济基础模拟卷:经济犯罪侦查实务试题.docx
- 2025年摄影师摄影照明与布光理论试卷.docx
- 心脑血管健康课件.pptx
- 2025年英语翻译资格考试笔译模拟试卷:语法巩固练习.docx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消防法律法规精解灭火与救援试题.docx
- 2025年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试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责任试卷.docx
- 2025年托福考试预测试卷:寒假冲刺备考技巧深度实战技巧深度实战技巧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