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入井液的伤害机理率.PDF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入井液的伤害机理率.PDF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入井液的伤害机理率

第33卷第9期(2014.09)(行业论坛 低渗透油田微生物采油入井液的伤害机理率 刘建英1 申坤1 怀海宁1 黄战卫1 李斌1 陈富林2 1长庆油田采油一厂2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微生物茵液进入地层对储层渗透率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微生物茵液 与储层内黏土矿物配伍性差导致的黏土矿物吸水膨胀和分散运移;二是微生物茵液在储层孔隙 内吸附滞留引起的液阻效应;三是茵体代谢产生高分子物质在储层孔隙内的吸附滞留。通过两 组岩心串联实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茵体及其代谢产物中的生物聚合物在岩心孔隙内的吸附 滞留,伤害程度的比例在20%左右;高渗岩心的损害率降低程度普遍略高于低渗岩心。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微生物入井液;渗透率;实验;储层伤害 doi:lO.3969/j.issn.1006—6896.2014.9.004 随着低渗透油藏的不断开发,研究改善低渗透 拟损害,再测定岩心损害恢复后的渗透率,进一步 油藏的合理对策,对于减缓我国原油产量的递减意 通过岩心串联实验,进行菌液侵入伤害实验。 义重大。形成一套研究低渗储层伤害机理及其储层 3伤害机理实验 保护的综合技术,是充分发挥低渗储层生产潜能的 一般认为,微生物菌液进入地层对储层渗透率 前提o‘2,。为此,开展了王窑区块本源微生物人井液 的伤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微生物菌液与 储层伤害研究,分析得出生物聚合物是引起储层伤 储层内黏土矿物配伍性差导致的黏土矿物吸水膨胀 害的主要原因,其调剖机理更有利于提高低渗透层 和分散运移;二是微生物菌液在储层孔隙内吸附滞 剩余油的开发。 留引起的液阻效应;三是菌体代谢产生高分子物质 1储层物性分析 在储层孔隙内的吸附滞留【。1。 3.1 黏土吸水膨胀与分散运移引起的伤害 安塞油田王窑区块长6油层岩石类型相对单 王窑区块采油菌液菌种有两种,即调剖用菌种 一,主要为岩屑质长石砂岩或长石砂岩。砂岩碎屑 和驱油用菌种。用标准实验程序进行评价,所用菌 中长石含量48.08%-51.9%,石英含量19.18%~ 液渗透率恢复值都较高(95%以上),其中驱油用菌 21.44%,岩屑以火成岩岩屑和变质岩岩屑为主, 种体系性能较好。通过研究注入水进入岩心引起的 含量约8.6%,云母含量5.59%一9.08%。胶结物占 渗透率损害和微生物菌液进入岩心引起的渗透率损 11%一14%,主要为次生绿泥石、次生浊沸石和方 害,从而分析微生物菌液进入岩心后引起的岩心渗 解石。孔隙类型为原生粒间孔和岩石溶孔,平均孔 透率伤害程度。微生物菌液与储层内黏土矿物配伍 隙度在12.3%一14.3%之间,岩心平均空气渗透率 性差导致的黏土矿物吸水膨胀和分散运移引起的伤 X 为2.2310一一3.24×10。3¨m2。 害程度占10%;低渗岩心水则渗透率伤害略高;同 2储层敏感性评价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