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 莨菪子.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别名 莨菪子

?? 别名 莨菪子、牙痛子。 ??? 来源 为茄科植物莨菪Hyoscyamus niger L.的种子。 ??? 植物形态 一年或二年生草本,高30~70cm,全体被有黏性腺毛和柔毛。基生叶大,丛生,成莲座状;茎生叶互生,近花序的叶常交叉互生,呈2列状;叶片长圆形,长7~20cm,边缘羽状深裂或浅裂。花单生于叶腋,常于茎端密集;花萼管状钟形;花冠漏斗状,黄绿色,具紫色脉纹;雄蕊5,不等长,花药深紫色;子房2室。蒴果卵球形,直径约1.2cm,盖裂,藏于宿萼内。花期6~7月,果期8~9月。生于林边、田野、路旁等处;有少量栽培。 ? ??? 采制 夏、秋间果皮变黄红时采收果实.曝晒,打下种子,筛去果皮、枝梗,晒干。 ??? 产地 内蒙古、河北、河南及东北、两北诸省区。 ??? 性状 种子呈类扁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mm。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剖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无臭,味微辛。 ??? 化学成分 含莨若碱(hyoscyamine)、阿托品(atrop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消旋东莨菪碱(dl-scopolamine)、鞣质等。 ??? 药理 所含阿托品能抑制腺体;阿托品还有散瞳、升高眼压与调节麻痹的作用,可治疗虹膜炎及睫状肌炎;能解除迷走神经对心脏的抑制,可用于锑剂中毒所引起的严重心率失常;治疗量能兴奋迷走及呼吸中枢,但东莨菪碱则有镇静作用。 ??? 性味 性温,味苦、辛;有大毒。 ??? 功能主治 解痉止痛,安神定痛。用于胃痉挛疼痛,喘咳,癫狂。用量0.06~0.6g。心脏病、心动过速、青光眼患者及孕妇忌服。 ??? 配伍应用 肌肉麻木疼痛:配甘草、五灵脂。牙痛:配细辛、生地黄。剧烈咳嗽及哮喘:配陈皮、紫苏子。癫狂初起:配大黄、当归、厚朴。(《本草图经》) 【异名】莨菪子(《本经》),莨蓎子(《本草经集注》),牙痛子(《本草原始》),小颠茄子(《岭南采药录》),熏牙子(《陕西中药志》)。 【来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种子。 【植物形态】莨菪,又名:横唐(《本经》),行唐(《别录》),葾(《玉篇》),山烟、山大烟、野大烟。 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有特殊臭味。根肉质、粗大,多分枝。茎高40~80厘米,上部具分枝,全体被白色腺毛。基生叶大,叶柄扁宽而短,叶片长卵形,长14~20厘米,呈不整齐的羽状浅裂,裂片三角形或窄三角形,先端急尖,两面被白色直立长柔毛及腺毛,以下面较多;茎生叶互生,排列较密,无柄,卵状披针形,每侧有2~5个疏大齿牙或浅裂,叶渐上渐小,最上部的叶常呈交叉互生,成2列状。花腋生,单一,径2~3厘米;萼杯状,绿色,5齿状浅裂,外被直立白柔毛;花冠漏斗状,5浅裂,常有一裂隙较深,裂片先端圆钝,浅黄色,具紫色网状脉纹,外被短柔毛;雄蕊5,着生于花冠管上,不等长,略与花冠管等长,花药深蓝紫色;子房略呈椭圆形,花柱单一,柱头头状。萼管基部膨大,宿存,内包壶形蒴果,2室,盖裂。种子多数,呈不规则阔肾形,胚弯生。花期5月。果期6月。 生于宅边的荒地上,或为栽培。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浙江、江西、山东、江苏、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青海、新疆、宁夏、西藏等地。 本植物的根(莨菪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8~9月,果实成熟时割取全株或果枝,晒干后,打下种子,除去杂质。 【药材】干燥的种子,略呈肾形或宽卵圆形,两面扁平,直径约1毫米,表面棕黄色或灰棕色,有细密的网纹,脐点处凸出。气无,味微辛。以粒大、饱满、无杂质者为佳。 主产河南、河北、辽宁。此外,吉林、黑龙江、江西、青海、陕西、浙江、西藏等地亦产。 过去尚有一种进口天仙子,商品习称南天仙子,为爵床科植物水蓑衣(参见大青草条)的种子。外形略呈心脏形而扁平,表面红褐色或棕红色,较平坦,无网纹或突起,但边缘有一圈灰黄色透明物,遇水则成粘液状。气微,味淡。曾习用于广东、广西、福建等地。此种进口天仙子,与上述天仙子截然不同,不能同等使用。 【化学成分】 含莨菪碱(hyoscyamine)、阿托品(atropine)、东莨菪碱(scopolamine)、l-东莨菪碱(atroscine)、脂肪油等。 【炮制】《雷公炮炙论》:修事十两,以头醋一镒,煮尽醋为度,却用黄牛乳汁浸一宿,至明,看乳汁黑,即是莨菪子,晒干别捣重筛用。 【性味】苦辛,温,有毒。 《本经》:味苦,寒。 《雷公炮炙论》:大毒。 《别录》:甘,有毒。 《药性论》:味苦辛。微热,有大毒。 【归经】《四川中药志》:入心、胃,肝三经。 【功用主治】定痫,止痛。治癫狂,风痫,风痹厥痛,神经痛,喘咳,胃痛,久痢,久泻,脱肛,牙痛,痈肿,恶疮。 《本经》:主齿痛出虫,肉痹拘急。 《别录》:疗癫狂风痫,颠倒拘挛。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