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地区莆田元宵风俗比较研究.pdf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闽南地区莆田元宵风俗比较研究

闽南地区莆田元宵风俗比较研究 元宵节是莆田民间一个重大节日,盛况超过春节,且延续的时间相当长 (最早的 初八,最迟的正月廿九日)。元宵之夜,所在村的宫社张灯结彩,摆 “宴桌”、叠 糕果,乡民们抬菩萨偶像行傩。行傩队伍绕境一周, 家家在厅堂摆设香案,当 队伍经过时,燃烛焚香、放鞭炮、烧柴草、化 “贡银”,祈求全年平安如意,俗 称 “接行傩”。接完行傩,主妇们把余烬拿回家倒入灶膛,表示来年更红火。是 夜,游灯、“摆棕轿”,直闹到天亮。有的村还 “做大棚”。 中国的过年习俗整体上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各个地方的历史文化的不同,导致形 成一部分差异。鉴于我是一个比较地道的莆田人,所以下面我专门从 元宵的风俗活动上,对闽南地区与莆田地区的年习俗进行差异比较分析。 在闽南元宵的习俗也大体上是和其它地方相似,大体是新年伊始,人民群众表达 美好愿望的心情。元宵灯节在闽南一些地方,比如漳浦等地,有一叫 “穿灯脚” 的习俗,即在元宵夜里,村中新娶进门的新娘子和那一年生男孩的小媳妇,必须 穿红着绿,打扮一新,在婆婆或其他年岁大的老妇人陪同下,手拿吉祥物,口中 说吉利语,从大祖词堂的灯棚下走过,一展风采。其所以这样做,目的在于向祖 宗也向乡亲介绍新媳妇。至于已生男孩的小媳妇也过灯脚,在于告慰祖宗。 如泉州旧时郡城、晋江、惠安一带,要 “请替身”、“过关限”。所谓 “替身”, 是指能立置的小蔑纸人,家庭主妇要先略备酒菜敬祭,并念道: “吃肉紧迫迫, 吃酒跑溜溜,吃主人酒菜,替主人消灾。”然后焚烧掉。有的还要用红纸剪成或 扎成一个城门样的关隘,再举行一个过关仪式。这是春节系列民俗活动结束前夕, 再一次祈冀在新的一年里消灾消难,前途光明。再如,漳州漳浦县的 “穿灯 花”, 赏花灯、猜灯谜,舞龙狮等,形势比较多样。再如,在一些比较宽广的 地方,公园或体育场,相关单位会举办芗剧演出、燃放焰花、文娱晚会等活动, 与周边民众共度佳节。夜幕下的闽南城乡,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气氛,使闽南 人沉浸在欢乐的海洋。 在莆田,闹元宵也是很重要的节日,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但这里的习俗活动与 闽南略有不同。莆田人闹元宵的日子在各个村都会有所不同,早的初六就开始闹 元宵,晚的话就跑到正月下旬了。 在家里正巧经历了闹元宵的整个过程 2月9号早上巡游的队伍就从位于田厝桥头的的田厝宫出发,开始了长达一天的 巡游祝福。巡游队伍最前的是两个扛大锣的人鸣锣开道,两人后面依序是腰鼓队、 唢呐队、鼓手、“妈”的銮驾、镲队。据悉,鼓镲队有36人,腰鼓队有46人, 唢呐队有28人,加上抬轿和菩萨的人,整个巡游队伍将近130人。 巡游队伍中,“妈”的銮驾最是金碧辉煌。前有穿戏服、化浓妆的 “状元”、“榜 眼”、“探花”,后有一黄一白两个小姐撑金扇,銮驾上也是一顶金色华盖。“妈” 身着凤袍,头戴珍珠玉凤冠,面容安详。 “我们早上9点从宫中启程,得忙到晚上11点多,真的很累。不过也很有趣!” 在“妈”后面扮白衣小姐的林彤云说。这个队伍走街串巷,给上社近300户居民 送去元宵的祝福。而在田厝宫门口,一个戏台班子也已经搭台开始唱戏了,几十 位当地居民搬了竹椅木凳坐在戏台下津津有味地看戏。 总的来说莆田的元宵活动有以下几种。 大游灯 莆田元宵节与全国各地不太相同,有着浓厚的地域特色。在莆仙地区,人们过元 宵节总离不开灯,正月十五晚,家家户户张灯结彩,许多村镇还举行彩灯游行, 俗称 “大游灯”。游灯中各类彩灯琳琅满目,争奇斗艳,有龙灯、凤灯、荷花灯、 麒麟灯、月兔灯等,灯上绘有人物、故事、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山水楼阁等图 案。 行傩吃元宵 元宵节期间,莆田有 “行傩吃元宵”的风俗。行傩吃元宵是民间以敬神为名,实 为互相请吃,增进相互友谊的一种民俗。“行傩”意即神在民间的巡游,“行傩仔” 是元宵夜接待亲朋好友作点心的食品,有用糯米粉搓实心和用糖作馅的两种,这 些丸仔,象征着全家团团圆圆,日子过得甜甜蜜蜜,幸福美满。 棕轿舞 莆田元宵节期间,不论山区或是沿海各村落,大多举行跳棕轿表演活动。跳棕轿 即棕轿舞,是莆仙地区的一种民俗舞蹈。每队舞蹈者各抬一架高不到一米,宽不 到三十多厘米,顶部饰以棕片的竹制或木制四方小轿,在广场,沿街或庭院大坪 上进行表演,表演时街道、场院燃起篝火,年轻力壮的男性表演者身着各色统一 服装,腰扎布带,个个英姿焕发,抬着棕轿、踏着节奏,绕着篝火游舞,人们一 个接一个窜过火堆形 “8”字形穿梭跳跃,周而复始,直到火焰熄灭为止。 “耙鼎”闹元宵 在莆田一些地方,当行傩迎神队伍经过他们的家门口时,就把煮饭的铁锅端 出,倒置地上用锄头把锅灰 “耙”掉,这时

文档评论(0)

ldj2153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