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尔喀蒙古蛇进考.PDFVIP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喀尔喀蒙古蛇进考

喀尔喀蒙古 “蛇进”考 姑茹玛 (内蒙古大学 蒙古学研究中心,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1 ) 摘要:“蛇进”一词,来源于汉语的 “舍人”,蒙古语写作 “Sigecin”, 16-17世纪的蒙、汉文史料中因词尾变化以 多种书写形式出现。在漠南、漠北蒙古人中,以官职和身分两种含义使用,其中漠北蒙古居多。17世纪末开始,被 清朝的官职取代。 关键词:16-17世纪;喀尔喀;蛇进 中图分类号码:K247 文献标识码:A 16-17世纪的蒙、汉文史料中多次出现 “蛇进”一词,用作蒙古人的官职或身分,尤以喀尔喀蒙 古人的使用占多数。本文利用蒙汉文文字史料,对16-17世纪喀尔喀蒙古 “蛇进”一词来源、涵义、 演变、文献记载以及相关史事作一考察。 一、“蛇进”一词涵义及演变 “蛇进”,汉文亦写作 “舍进”、“舍津”、“舍金”等,蒙文写作 “Sigecin”,可以读作 “Sig (或 k/h)ej (或 c)in”。关于该词,著名蒙古学家赛熙亚乐认为,“Sigejin”一词来源于汉语的 “舍人”,是古代的官称;该词由 “Si+ge+jin”三个音母组成。在蒙古语中其第二音母 “ge”被读 作 “ee”,因此 “Si+ee”构成 “舍”。汉语的 “人”在中期蒙古语 (阿尔泰语系的日语、朝鲜语都如 此)中转写为 “jin”,从而 “舍人”在蒙古语中变成 “舍津”。[1]笔者完全赞同赛氏的说法。“舍人” 最早为豪门贵族家里的门客,战国时期的蔺相如为赵国宦官头目令缪贤的家臣。用于官称,最早见 于 《周礼 ·地官》,是国君的亲近属官。[2]秦汉、魏晋、唐宋时期一直沿用。 “舍人”作为蒙古人的官职,明正统年间就出现于史乘。如正统四年 (1439), “有达官舍人 率众叛,叛至猪圈口,官军捕斩十二人,其余生擒来献。上命斩之”。[3]又如,正统九年三月,“升 赤斤蒙古卫指挥佥事切领为都指挥佥事,所镇抚剌麻塔儿为正千户,舍人宗儿加哥为所镇抚,命舍 人苦出等六人袭父职,俱以本卫都指挥,可儿即奏保也。”[4]到明中期,“舍人”亦沿用。如,1541 年成书的 《皇明九边考》载:“为正千户者四,曰孛来,曰斡惟,曰把儿都,曰伯革;为舍人者,曰 打哈等,最多”。[5]而且这一职衔一直沿用至明末。如1610年成书的 《卢龙塞略》云: “六兀鲁思 罕,都指挥佥事,二妻,子二。嫡子曰升纳,都指挥佥事。妾子曰挨伯秃,舍人。”[6] 有明一代,“舍”当家讲,舍人就是还在家里没有正式出仕的男性公民。当时,明朝对境内的 蒙古人有这样的称呼,即 “达官舍人”,简称 “达官 (或达舍)”。[7] “达官”指有职衔的蒙古 族官员 ,“达舍”则指还没有正式职衔的的贵族子弟。正统九年三月,皇帝令 “征进云南达官舍人 家属给绢二匹布三匹,有愿省视者给口粮脚力。”[8]成化十三年,又敕 “兵部精选达官舍人之勇锐 闲武艺者二百人以听调用”。[9] 众所周知,明代的舍人分为中书科舍人、直文华殿东房中书舍人、直武英殿西房中书舍人、内 阁诰敕房中书舍人、内阁制敕房中书舍人五种,均为从七品。但蒙古人的 “舍人”职衔与明朝廷中 的官衔并不一致。如上文中的 “舍人”排在 “正千户”之后。有时排在 “都指挥、镇抚”之后,如: 1 “朝贡夷人赏赐,都督段绢六表里,都指挥至镇抚五表里,舍人四表里,散达二表里。所贡马收于 本镇,行时工部给价,每匹六两。”[10]有时排在最后: “指挥、千百户、所镇抚、头目每人采段 二表里、绢一疋,各织金纻丝衣一套,又各加采段一表里。舍人每人采段二表里、绢一疋、织金衣 一套,达子每人采段一表里、绢一疋、素纻丝衣一套。”[11]从史料记载来看, “舍人”官位并不 高,为人数众多的一种官衔。其承袭也较随意, “成祖靖难,三卫赴义有功,永乐初割大宁地与之, 徙宁王于南昌,改行都司于保定,为大宁都司,又增置卜剌罕卫。今东起辽阳,西距(西) 〔四〕海 冶,皆其境也。仍令三卫岁二 (百) 〔贡〕,(贯) 〔贡〕百人。久之,每贡至千余人,邀我赏赉。其承 袭不分真伪,俱称舍人云。” [12] “舍人”、“达舍”在17世纪初的

文档评论(0)

shaofang0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