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咸阳市物候期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研究-渭城区
气候专题送阅件
2015年第2期
咸阳市渭城区气象局 制作:白晓英 签发:赵晓峰 2015年7月1日
咸阳城区物候期变化对气候变暖的响应分析
摘要:利用陕西省咸阳城区1960-2012年共53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1981-2012年共31年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和物候观测资料,分析研究了咸阳城区近53年来的气候变化规律及物候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响应。结果表明,近53年以来,在咸阳城区年平均温度、年最高温度和年最低温度以1984年为突变点,其中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前期有下降趋势,后期有上升趋势;年最低气温前期有上升趋势,后期有下降趋势,存在高温热害及低温冻害发生几率增加的趋势。近31年来,无霜期平均以7.47天/10年幅度增加;小麦生育期以6.92天/10年幅度减少,小麦越冬后营养生长期(返青-抽穗)持续日数呈显著缩短趋势,平均缩短幅度8.83天/10年。但是,与产量形成密切相关的生殖生长期(抽穗-成熟)并未明显的缩短,气候变化并未对小麦产量的形成带来负面的影响;春季物候期提前,秋季物候期推迟。气象水文现象也有相应改变。
关键词:咸阳市 气候变暖 物候响应
近百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已为观测资料所证实。从1880年到2012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大约升高了0.85℃;1913年以来,我国地表平均温度上升了0.91℃,最近60年气温上升尤其明显,平均每10年升高了0.23℃;本世纪前十年是百年来最暖的十年。
物候现象是对环境条件特别是气候变化最直观的指示器
1 资料和方法
气候资料采用咸阳城区国家基本气象站1960-2012年观测资料,物候资料采用中国气象局国咸阳家一级农业气象试验站1982-2012年的农业气象观测资料和物候观测资料。气候及物候观测站位于34O24′E,108O43′N,海拔472.8米。
采用线性倾向估计法
2 分析与结果
2.1 温度变化
2.1.1年平均温度变化
1960-2012年咸阳城区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图如图1所示。可以看出,近53年来,咸阳城区年平均温度变化以1984年为突变点,呈现前期降低,后期升高的变化趋势。温度趋势下降的1960~1984年25年间,年平均温度降幅0.27℃/10年;温度趋势上升的1984-2012的28年,平均温度升幅0.35℃/10年;后期升幅大于前期降幅。就53年整个时段来看,年平均温度总的趋势表现为上升,平均上升幅度为0.08℃/10年。
图1咸阳城区1960-2012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图
2.1.2年最高温度变化
1960-2012年咸阳城区年最高温度变化趋势图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近53年来,咸阳城区年最高温度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温度变化趋势基本相似,也以1984年为转折点,呈现 图2咸阳城区1960-2012年最高、最低温度变化趋势图
前期降低,后期升高的趋势。1960-1984的25年,年最高温度降幅1.38℃/10年;1984-2012的28年,年最高温度升幅0.71℃/10年;前期降幅明显大于后期升幅。就平均情况看,近53年来,年最高温度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持平。
2.1.3年最低温度变化
1960-2012年咸阳城区年最低温度变化趋势图如图3所示。以1984年为分界点,1960-1984的25年,年最低温度有上升趋势,升幅0.41℃/10年;1984-2012的28年,年最低温度呈下降趋势,降幅1.17℃/10年;后期降幅明显大于前期升幅。就平均情况看,近53年来,年最低温度总的变化趋势表现为降低,降低幅度为0.11℃/10年。
综合来看,53年中,咸阳城区年最高温度与年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相反,当最高温度趋于升高时,最低温度趋于降低,反之亦然。这一现象导致温度年较差随时间演变有增大趋势,平均增幅为0.11℃/10年,表明在气候变暖、年平均温度升高的大的气候背景,并不意味着年极端最低温度也在随之升高。
对比年平均温度与年最高温度和年最低温度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年最高温度变得更高、年最低温度变得更低的趋势比较明显,表明气候变暖的条件下,发生高温热害和发生低温冻害的几率均在增大。
2.2 气象水文变化
2.2.1初、终霜期变化趋势
终霜为春季最后一次晚霜出现的日期,初霜为秋末冬初第一次霜出现的日期。无霜期是制约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气象指标。随着气候变暖的出现,近31年(1982-2102)以来,咸阳城区气象水文节气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图4为历年初、终霜期变化趋势图,可以看出,初霜期呈逐年推迟趋势,平均推迟幅度为2.89天/10年;终霜期呈逐年提早趋势,平均提早幅度为4.58天/10年。初霜期的推迟和终霜期的提早,相应的无霜期则明显增加,增加幅度7.47天/10年。
图4咸阳城区初、终霜期变化趋势图
2.2.2初雪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