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明末农民起义.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末农民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 主讲:李君平 *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与汉、唐相比,明代宦官数量庞大,机构发达,权力广泛。 明朝宦官机构非常庞大,重要的有十二监、四司、八局,合称“二十四衙门”。 明太祖时,曾铸铁牌置宫门内: “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犯者斩。” *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明成祖永乐十八年(1420),设立“东厂”特务机构,由亲信宦官掌管,后来例用司礼监太监提督,开宦官干政之端。 明宦官专权,始于英宗时之司礼监太监王振。 *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明朝废了宰相,形成了部分的权力真空,这为明代宦官专权提供了空间,使得宦官得以以皇帝家奴的身份窃取了部分皇权。 批红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内阁 票拟↓ 内阁 → 司礼监 → 皇帝 → 司礼监 → 通政司 内阁 → 司礼监 → 内阁 → 司礼监 → 通政司 票拟 批红 * 皇帝不理政事的时候,容易出现宦官专权的局面。 《廿二史札记》卷三三《明内阁首辅之权最重》 “人主不亲政事,故事权下移,长君在御,尚以票拟归内阁,至荒主童昏,则地近者权益专,而阁臣亦听命矣”。 主管 宦官 年号 庙号 司礼监 魏忠贤 天启 熹宗 司礼监 刘瑾 正德 武宗 锦衣卫 汪直 成化 宪宗 司礼监 王振 正统 英宗 四大权阉 明末社会危机 *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明代宦官掌握东、西厂和锦衣卫,是明朝特务政治的代表,是其得以专权一因。 王振像 * 明末三案 明朝后期政治日益黑暗、腐朽。官吏贪污腐化,朝廷党争不已。先后出现了“梃击”、“红丸”、“移宫”等三案。 明末社会危机 * 争国本 神宗末年,就立贵(立幼)还是立长问题,神宗与廷臣之间出现了激烈争论,是为争国本。在廷臣强烈要求之下, 1601年(万历二十九年),神宗被迫以长子朱常洛为太子。 “争国本”和明末三案都是官僚集团中不同派别为谋取政治资本而展开的争权斗争,激烈的党争加速了政治的混乱。 明末社会危机 * 东林党 是明末以江南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的政治集团 ,顾宪成与高攀龙等在东林书院讲学,议论朝政,裁量人物,后又制定了《东林会约》,发起了东林大会 。 明末社会危机 *   东林党创始人为顾宪成,南直隶无锡人,因推举阁臣违背帝意,万历二十二年罢官归家。顾宪成回家后,结识常州知府欧阳东凤,修茸东林书院,讲学其中。与具有类似经历的高攀龙(无锡人)、南京吏部主事安希范(无锡人)、南京礼部郎中刘元珍(无锡人)、南京工部主事叶茂才(无锡人)、御使钱一本(武进人)、国子助教薛敷教(武进人),组成“东林八君子”。形成东林学派,也称东林党。 无锡明东林书院遗址 明代石刻·东林党领袖顾宪成像 明代石刻·东林党领袖高攀龙像 顾宪成画像 明末社会危机 * 由于东林党人对时政的尖锐批评,万历末年,东林党逐渐成为一种政治势力,东林党的概念也与以前不同。凡批评朝廷腐败,或为清流所认可的大臣辩护,或主张在官吏考察中去奸留贤,或在三案中敢于力争的,都被视作东林党人。 以东林书院为基地而形成的政治团体与其它地区反对朝廷的士大夫逐渐融为一体,形成一股社会力量。顾宪成与江西吉水人邹元标,北直隶高邑人赵南星被当时誉为“三君”。明末,以清流自居的士大夫以名列东林为荣。另有山东齐党,湖广人楚党,浙江人浙党。三党联合与东林党相互攻击。 邹元标《五言诗轴》 赵南星奏折 * 明末社会危机 宦官专权 明宦官像 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 *   1621年,明熹宗朱由校继位,改元天启。天启初东林党人受重用,分据首辅和吏、兵、礼、都察院等部院长官,势盛一时。 天启元年,魏忠贤升任司礼秉笔太监,有权处理大臣奏章。不久,魏忠贤设内标万人,全副装备,建立一支私人武装。天启三年,魏忠贤提督东厂。随着魏忠贤的得势,他内结由校乳母客氏,外收东林党的反对派作羽翼,逐步形成了阉党。天启四年,东林党人与魏忠贤的“阉党”进行了激烈的斗争,遭到魏忠贤的残酷镇压。东林党人逮杀殆尽。明后期政治陷入极端黑暗腐败。 东林党与阉党的斗争 明熹宗坐像 魏忠贤塑像 * 明朝的灭亡和清朝的兴起 农民起义与明朝的灭亡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明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明思宗即位时,明朝已经陷入严重的统治危机。 明中后期,皇族及地主大量掠夺农民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与日俱增,农民的负担日重一日。随着东北满族的兴起和农民的不断起义,明朝政府在田赋之外加派辽饷、剿饷、练饷。“三饷”的数额超过正常赋税一倍以上,农民苦不堪言。 * 旧征未完,新饷己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村无吠犬,尚敲催追之门; 树有啼鹃,尽洒鞭扑之血。黄埃赤地,乡乡几断人烟; 白骨青燐,夜夜常闻鬼哭。             --《豫变纪略》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 政治腐败 土地集中 赋税沉重 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