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钻的特征与使用性能.pdfVIP

  1. 1、本文档共8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群钻的特征和使用性能 普通麻花钻受其固有结构的限制,其几何形状存在着某些缺陷。通过对其切削部分的修磨,可以得到一定改善。 “群钻”就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修磨形式。如果采用比普通高速钢性能更好的新型刀具材料,或变革麻花钻的结构, 在此基础上再将钻头切削部分修磨成“群钻”钻型,则钻孔效果将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新刀具材料的研制技术 和刀具的制造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故使变革麻花钻的材料和结构成为可能。此外,随着被钻孔材料和钻孔条 件日益多样化,“群钻”的钻型也有了很多发展,形成了一个系列。由于“群钻”的几何形状比较复杂,对其刃磨 技术的进展也作相应报道。 1.新材料的“群钻” 过去普通麻花钻一般用普通高速钢W6Mo5Cr4V2 或W18Cr4V 制造。他们的硬度为62~64HRC 磨成“群钻”后, 切削性能的提高受到刀具材料的限制。超硬高速钢的出现,使刀具切削性能出现了一个飞跃。国外多用高钴超 硬高速钢,美国的M42(110W1.5Mo9.5Cr4VCo8)和瑞典的H SP― 15(W9Mo3Cr4V 3Co 10)是其中的佼佼者。但 它们的含钴量多,达8 %~10%,价格昂贵。国内多用少钴或无钴超硬高速钢,如501(W6Mo5Cr4V2AL)、 (Co5Si(W12Mo3Cr4V3Co5Si) 、V3N(W12Mo3Cr4V3N)等。超硬高速钢的常温硬度达67 ~69HRC ,比普通高速钢 高出5HRC,高温硬度亦显著提高。实践证明,用超硬高速钢制成麻花钻,再修磨成“群钻”形式,与普通高速钢 “群钻”相比,钻孔效率可提高一倍以上。目前,国内一些工具厂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超硬高速钢麻花钻。 上述所有的高速钢都是用熔炼方法制造的。有用粉末冶金工艺制造的高速钢,其性能优于熔炼高速钢。如用粉 末冶金高速钢制成麻花钻,再磨成“群钻”,其钻孔效率可成倍提高。 在高速钢钻头磨成“群钻”后,如在其工作部分表面上用PVD(物理气相沉积)法涂覆TiN 薄层可使其切削性能大 幅度提高。但这样做,除增加了修磨工时外还将加上涂层费用,而重磨后将失去后刀面的涂层,因此涂层“群钻” 难以推广。 硬质合金是一种更为先进的刀具材料,其硬度和耐磨性比高速钢高得多。但是,硬质合金的韧性较差,钻头容 易折断,它的可加工性也不太好,故过去很少用硬质合金制造麻花钻。近年,随着化学成分和制造方法的改进, 硬质合金的韧性有了改进,中小尺寸的整体硬质合金麻花钻已得到广泛应用。在硬材料上钻孔,效果很好。制 造麻花钻,必须选用韧性和抗弯强度较高的硬质合金,例如钻钢 材时可用YS25 、YT798 等,钻铸铁及淬硬钢时可用YS8 、YSl0 、YG813 等,有时亦可采用YT5、YT14 、YG6X 、 YG8 等牌号。 作者曾用YG6X 整体硬质合金麻花钻(直径 10mm)在KmT-BCr20Mo2 高铬冷硬铸铁(60HRC )上钻孔,在修磨成 “群钻”形式前后进行切削对比。“群钻”形式的使用寿命约提高了3 倍以上。由于硬质合金较脆,对切削部分应 予以加强,“群钻”形状见图1 钻高铬冷硬铸铁的整体硬质合金“群钻”图1,几何参数数值见表1。切削用量:转 速n=600r/min ,每转进给量ƒ=0.13mm /r 。整体硬质合金 2.“群钻”的几何形状 早在1953 年,北京永定机械厂青年钳工倪志福,用标准麻花钻在装甲钢钢板上钻孔,遇到了困难。他凭经验, 对标准麻花钻切削部分进行了修磨,即在两条直线主切削刃上各磨出了一个圆弧刃,形成了三个钻尖,中心钻 尖比原钻尖降低。修磨过的钻头好用,很快地完成了生产任务。当时称这种钻型为“倪志福钻头”,即5 3 型“群 钻’’(60 年代倪志福钻头被正式定名为“群钻”。) ( 图2a)。在1953 年以后的十余年中,倪志福和研究小组在实 践中逐步总结改进,对53 型“群钻”进行过多次修改,几何参数逐步演变,形成了56 型、58 型、58A 型、64 型、 67 型( 图2) 。67 型是经过多次演进而后定型的“群钻”基本钻型。 图3 为中等直径67 基本型群钻的切削部分几何参数。图中:l 为外直线切削刃AB 的长度,l2 为AB 刃上分屑 槽的宽度,l1 为AB 刃上分屑槽距外缘点的距离,R 为圆弧切削刃BC 的圆弧半径,CD 为内切削刃,近似为一 条直线,h 为尖高,即中心尖尖点,0c 与侧刃尖尖点B 在钻头轴线方向的距离,bΨ 为横刃长度,C 为AB 刃上 分屑槽的深度,2φ为外刃锋角,2φτ为内刃锋角,τ为内刃斜角,Ψ 为横刃斜角,γτc、αc、αfc、αRc 、ατc 分别 为有关切削刃上的前角、后角。这些几何参数决定着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006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