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寒害与植物抗寒性
11.2 寒害与植物的抗寒性;一、 冷害引起的生理生化变化
1、细胞膜系统受损
2、 根系吸收能力下降
3、 光合作用减弱
4、 呼吸代谢失调
5、 物质代谢失调
;二、冷害的机理——膜相变
液态 液晶态 相变温度 凝胶态
由于膜损坏而引起代谢紊乱,严重时导致死亡(图11.3)。
还有巯基假说
三、植物对冷害的适应
增加膜脂脂肪酸的不饱和度,降低相变温度。
合成脂类、可溶性糖类等保护性物质。
含水量降低,而bound water/free water增加。; 图11.3 冷害的机制图解( 引自J. Levitt, 1980);11.2.2 冻害与植物抗冻性;零下低温时细胞中水分进入细胞壁并结冰。如温度下降很慢只在细胞壁中结冰,就可以避免细胞质结冰导致的细胞死亡(引自Buchanan et al, 2000) ;11.3 热害与植物抗热性
由高温引起植物伤害的现象称为热害(heat injury)。而植物对高温胁迫(high temperature stress)的适应则称为抗热性(heat resistance)。
一、 高温对植物的危害
伤害症状:树干干燥、裂开;叶片出现死斑。
1、直接伤害
高温直接影响组成细胞质的结构,在短期(几秒到几十秒)内出现症状,可能原因如下:
1)、蛋白质变性;;3)、蛋白质破坏
3、 植物抗热性的生理基础
1)、抗热性与植物种类及原产地有关:C4植物起源于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故其抗热性高于C3植物。
2)、不同的生育时期,不同器官,其抗热性也有差异:成熟叶片大于嫩叶;休眠种子抗热性最强,萌发后降低。
3)、植物的抗热性还与自身的代谢有关:高温下诱导合成的热激蛋白(HSPs,见11.1.3.4),使植物表现出较好的抗热性。;11.4 旱害与植物的抗旱性
我国约有48%的土地面积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其中没有灌溉条件的旱地约占总耕地面积的51.9%。因此,干旱是限制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旱害及其类型
1、干旱 当植物耗水大于吸水时,植物体内即出现水分亏缺,水分过度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drought)。旱害(drought injury)指土壤水分缺乏或大气相对湿度过低对植物的危害。
2、干旱类型
(1)大气干旱 高温、强光、RH过低(11%~20%),植物失水量大于吸水量而造成植物体内严重水分亏缺。;(2)土壤干旱 是指土壤中可利用水的缺乏,使植物根系吸水困难,体内水分亏缺严重,正常的生命活动受到干扰,生长缓慢或完全停止。
(3)生理干旱 指由于土壤温度过低、土壤溶液离子浓度过高(如盐碱土或施肥过多)或土壤缺氧(如土壤板结、积水过多等)或土壤存在有毒物质等因素的影响,使根系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阻碍,不能吸水而使植物受害的现象。
二、 旱害的机理
1、机械损伤假说
2、SH基假说
3、膜伤害假说
4、自由基假说;三、 植物的抗旱性
1、 植物的抗旱类型
1)、御旱型植物 这类植物有一系列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和代谢功能,或具有发大的根系来维持正常的吸水。如CAM植物仙人掌夜间气孔开放,固定CO2,白天则气孔关闭,这样就防止了较大的蒸腾失水。一些沙漠植物根冠比在30~50:1之间,一株小灌木的根系就可伸展到850m3的土壤中。
2)、耐旱型植物 这些植物具有细胞体积小、渗透势低和束缚水含量高等特点,可忍耐干旱逆境。如更苏植物及耐旱植物等。;2、抗旱植物的一般特征
1)、形态特征 根系发达、根冠比大;叶片气孔多而小,茸毛多,角质化程度高或脂质层厚等。
2)、生理特征 细胞渗透势较低,吸水及保水能力强;原生质具较高的亲水性、黏性与弹性,既能抵抗过度脱水又能减轻脱水时的机械损伤;缺水时正常代谢活动受到的影响小,合成反应仍占优势,而水解酶类活性变化不大,减少生物大分子的破坏,使原生质稳定,生命活动正常。干旱时根系迅速合成ABA并运输到叶片使气孔关闭,复水后ABA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四、 提高植物抗旱性的途径
选育抗旱品种是提高作物抗旱性最根本的途径,此外,也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提高植物的抗旱性。
1、抗旱锻炼 例如种子吸涨,风干反复三次后播种。 “蹲苗”法。
2、合理施肥 合理施用磷、钾和钙,适当控制氮肥。
3、生长延缓剂及抗蒸腾剂的施用 例如施用外源ABA、高岭土和脂肪醇等可促进气孔关闭,减少蒸腾。
4、节水、集水发展旱作农业 收集保存雨水备用;采用不同根区交替灌水;以肥调水,提高水分利用效率;采用地膜覆盖保墒;掌握作物需水规律,合理用水。;11.5 植物的抗涝性;
;11.6 植物的抗盐性; 图11.4 不同类型植物对盐浓度的生长响应 ;图11.5 泌盐植物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