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朝废除度牒的原因新论.pdfVIP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乾隆朝废除度牒的原因新论① 杨 健 清人俞正燮推断,“摊丁入亩”的赋役制度改革是乾隆朝废除度牒制度的原因,学 术界至今沿用此说,似成定论。在界定度僧、僧籍及度牒三个重要概念,梳理并剖析乾 隆朝度牒制度主要内容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摊丁入亩”是废除度牒制度的必要但非 充分条件,是外因 (四个条件)之一。度牒制度被废除的内因是乾隆帝利用该制度裁减 僧人所导致的五个矛盾。内因 (五个矛盾)和外因(四个条件)结合起来才是乾隆朝废 除度牒制度的真正原因。 关键词:乾隆朝 度牒制度 僧籍 摊丁入亩 作者杨健,】970年生,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乾隆朝,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的度牒制度被废除,这是中国佛教史上的~件大 事,对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清人俞正燮说:“至乾隆初年,度牒之制遂废。盖以丁 归地,则不须报牒免役也。” 学术界据此将乾隆朝废除度牒制度的原因简单归结为 “摊丁入亩”的赋役制度改革,认为“摊丁入亩”是度牒制度被废除的唯一、直接原 因。这种观点值得商榷。 度僧、僧籍及度牒的含义 度僧、僧籍及度牒三个概念联系密切但又相互区别。度僧是指举行仪式或活动让俗 人出家为僧、尼。“度”的含义是离俗、出离生-夕匕。僧籍是封建王朝掌握的记载有僧、 尼个人基本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相貌、籍贯、剃度年月、所在寺庙等等)的 簿籍。度牒的本质规定性包括三个内容:第一,度牒是仅仅存在于封建时期的特定历史 概念。第二,度牒由封建王朝颁发给僧、尼本人。第三,度牒有两火作用。首先是剃度 批准: ,持有者凭借它可以出家。其次是身份证明,持有者凭借它能够证明自己合法的 出家人身份,并以此享受免除赋役的特权。因此,度牒是封建王朝颁发给僧、尼的剃度 批准:}5和身份凭证。想出家的人首先要向封建王朝提出申请,呈明白己的基本情况。朝 廷如果认可,就为申请人登记、造册并汇总,这就是僧籍,由国家管理。封建王朝再为 。本文考察汉传佛教度牒制度,不涉及藏传佛教。 。(清)俞正燮:《癸巳存稿·度牒寺庙》卷.卜三,第39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l7 世 界 宗 教 研 究 2008年第2期 申请人颁发记载有本人基本情况的度牒,申请人凭借度牒出家。度牒由僧、尼持有,作 为他们的身份证明。僧、尼有了度牒才有合法的出家人身份,称为 “公度”或 “官 度”,受封建于朝的认可与保护,否则便是 法“私度”,是封建千朝清 Lj~-j‘击对象。 二、乾隆朝度牒制度的主要内容 乾隆帝充分利刚度牒制度来削减僧人的数量。他采取了颁发度牒、招徒传牒、停发 度牒、收缴度牒、销毁度牒以及督抚年终奏报等措施,最后彻底废除了度牒制度。 乾隆帝一继位就整顿佛教界,他的主要手段是恢复并强化度牒制度。雍正十三年 (1735)九月二::十三日,内阁奉上谕: … … 近El缁流太众,品类混淆。各省僧众,真心出家求道者百无一二,而愚下 无赖之人游手聚食,且有获罪逃匿者窜迹其中,是以佛门之人El众,而佛法日衰, 不惟参求正觉、克绍宗风者寥寥希觏,即严持戒律、习学小乘之人亦不多见……着 该部仍行颁发度牒,给在京及各省僧纲司等。嗣后情愿出家之人,必须给度牒方准 披剃……。 乾隆帝认为当时的佛教界鱼龙混杂,非常不满。他令礼部颁发度牒到京城及各省僧纲 司,要求想出家的人必须先领度牒后剃度。乾隆帝很快将他治理的重点具体剑应付僧。 雍正十二年 (1735)十一月初七日,乾隆帝说:“……今僧之中有号为虑付者,各分房 头,世守田宅,饮酒食肉,并无顾忌,甚者且畜妻子……”④他痛斥应付僧的生活方 式,打算没收他们的部分财产。由于“外省传述错误” ,结果,“一切僧、道皆有惶 惑不安之意” 。乾隆帝只得放弃没收应付僧财产的措施,并让礼部重新议定此事。乾 隆元年 (1736)四月庚午, 礼部遵旨详议,清厘僧、道之法,莫善于给度牒。而给度牒之法,必尽令其恪 守清净。请令顺天府、奉天府、直省督抚转饬该地方官,于文到

文档评论(0)

heroliugua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7307013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