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史前文化的发展与架构.PDFVIP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史前文化的发展与架构

台灣考古學102學年度教學講義 第七 、八講 第七 、八講 【台灣史前文化的發展與架構】 【台灣史前文化的發展與架構】  授課教師 :劉益昌 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 一一 、、緒言緒言  史前文化層序的出現 ,代表 一個區域史前文化研究已有 初步成果  研究方法從層位學 、器物形 制學 、相對年代學 、絕對年 代學等方法建立  台灣史前文化層序建立大體 可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 1.1940-49開始建立 2.1949-63初步完成 3.1964-80大體完備 4.1980 中期以後開始細緻化 1 二 、史前文化層序建立階段 :1940-49 二 、史前文化層序建立階段 :1940-49  日治末期鹿野忠雄先生首先 繩紋陶器文化層 將臺灣史前文化層序分為七 網紋陶器文化層 大階段 ,1943年他在日本發 黑陶文化層 表 〈台灣先史時代の文化 有段石斧文化層 層〉《學海》1 (6 ),提出 七個史前文化層序 。 原東山文化層 巨石文化層  上述文章在戰後亦出版於 1952 〈先史學より見たる東 菲律賓鐵器文化層 南亞細亞に於ける台灣の地 位— 台灣先史學概觀— 〉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 研究 (二)》:89-186. 二 、史前文化層序建立階段 :1940-49 二 、史前文化層序建立階段 :1940-49  戰後1947 ~1949年 ,國分先生在台 灣大學歷史學系民族學教室授課 「台灣先史時代概說」,曾根據台 南台地上貝塚遺址的地理分布和台 南附近海岸線變遷 ,推定分布在海 拔20公尺左右的紅褐色繩蓆紋陶文 化層最早 ,海拔10~15公尺左右的 櫛目紋黑陶文化次之 ,再來為海拔 10公尺左右紅褐色素面陶文化 ,最 晚是海拔7公尺左右中國陶瓷器文 化層 (林朝棨 1960 ,國分直一 1962 :65 、1981 :100-101 ,宋文薰 1965 :146 ),首先將南部地區的史 前文化層序化 。 引自林朝棨1960 2 二 、史前文化層序建立階段 :1940-49 二 、史前文化層序建立階段 :1940-49  金關丈夫 、國分直一1954 〈台灣先史考古學近年之工作〉  金關丈夫 、國分直一返回日本之後 ,利用舊有資料建立北台灣文化系統 , 從陶器 、石器的比較建構北台灣地區的樹林系統 、芝山岩系統 、六張犂系 統 、社子系統 、江頭系統等文化體系 。指出 : 1.樹林遺址 (即狗蹄山遺址 )與台北市植物園遺址屬於同一系統 ,陶器為 赤褐色粗質方格印紋陶,亦即今 「植物園文化」。 2.芝山岩遺址與西雲岩遺址相同 ,陶器為赤褐色罐形器帶繩蓆紋,亦即今 「訊塘埔文化 」 。 3.六張犂遺址與尖山 、水源地遺址相近 ,陶器為粗鬆的灰黑色陶。 4.社子遺址與西新庄子遺址相同 ,並與苑裡、後龍底遺址屬同一系統 ,陶 器顏色赤褐 、灰黑 ,火候甚高,具有印紋者頗多 ,可能為 「十三行文化早 期」。 5.江頭 (關渡)遺址……有葉脈形紋火

文档评论(0)

210519478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