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地域差异.doc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俄罗斯的地域差异

俄罗斯的地域差异 【俄罗斯欧亚部分历史渊源】 俄罗斯从真正意义上名列世界几大强国之一,成为横跨欧亚的沙俄帝国,追其源头,是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初彼得一世改革时期开始的。经过沙皇彼得一世的努力,俄罗斯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奴制农业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工业化国家。而且,彼得一世通过战争手段逐渐从陆地上打通通往海上的坦途,进一步实现他海上霸主的梦想。就是在那个时期,沙皇俄国的势力开始向西伯利亚推进,先后兼并了西伯利亚平原到堪察加半岛、千岛群岛北部和额尔齐斯河流域的广阔土地。   1762年6月叶卡捷琳娜二世被拥为女皇,在叶卡捷琳娜二世统治期间,她强力推行南下和西进的政策,在远东,她征服了西伯利亚北部地区,又不断骚扰中国东北和北部地区。在这之前,这里从来没有过俄罗斯人的足迹。这里由于气候极其寒冷属永久性冻土带,一部分地区属于无人地区。生活在这里的原始居民有雅库特人、爱斯基摩人和阿留申人等。当时,其中有一部分人以游牧和狩猎为生,但大部分以狩猎、钓鱼为生。   俄罗斯为了开发、占领和巩固远东地区,不断向这里增加人口,把流放犯和政治犯全部发配到了这里。从叶卡捷琳娜统治时期到前苏联建国为止几乎就没有间断过。流放的犯人扰乱了当地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那就是使当地人了解了外面的世界和信息,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使这一地区各民族的文化得到了融合与交流,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生活在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的俄罗斯人和生活在欧洲部分的俄罗斯人从相貌、生活习惯、甚至性格、审美和语言方面都存在差别。为了巩固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的殖民计划,从十八世纪末开始俄罗斯政府不断向这一地区移民,但直到今天俄罗斯亚洲和欧洲部分的人口密度仍然相差很远。在莫斯科等城市和周边人口密集的地方可达每平方公里三百人,而在西伯利亚每平方公里仅为零点三人左右。 由于以上诸多原因,现今的俄罗斯政府面对亚洲部分主要采取开发能源、发展军事重工业、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等发展策略。也就是说,俄政府对这里的投资主要是针对战略部署、矿产能源和军工企业的发展。欧洲部分情况则恰恰相反,自前苏联解体后整个国家的资金,基本上就围绕着欧洲部分流动,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发展也是显而易见的。 【俄罗斯欧亚部分具体差异】   我们打开俄罗斯地图时,可以清楚的看到其欧洲部分大小城镇星罗棋布。然而,把目光慢慢的向东移动一直到亚洲大陆的最东端――勘察加半岛,就会发现以其欧洲部分为底座向东延伸的锥形城市网络,它的尖端是以俄罗斯太平洋舰队为主的军事基地――哈巴罗夫斯克和海参崴。由于俄政府对远东采取的主要是基于战略发展政策,所以对这一地区其它方面的投入基本上也仅限于军事发展的辅助设施。特别是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经济急速下滑,为了改革前苏联落后的经济体制,俄罗斯政府把有限的资金几乎全部投入到了欧洲部分的经济开发和复兴上。这么做的主要原因是欧洲部分拥有85%的工农业生产基地、90%的科研机构、75%的城市人口,这些恰恰是复苏经济最重要的条件。经历转折的俄罗斯,总体上来说,由于在经济政策的调整和改革的推进,一部分较快的富裕了起来,与一般工薪阶层的距离明显拉开,造成了贫富悬殊的现状。   虽然俄罗斯大部分的国土在亚洲,但是他的经济大动脉还是在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心脏的欧洲部分跳动。就拿俄罗斯最大的两个城市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来看,这里高收入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占城市人口的绝大多数,剩下的一小部分则属于中产阶级。低收人群在政府的救济下能够勉强维持正常生活。而在远东地区,除了那些政府官员们可以被称为中产阶级外,其余人口基本上都属于贫困阶层,他们温饱都成问题。由此可以看出这两个地区消费能力的差异和消费倾向的不同。前者的消费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和欧洲其它国家差别不是很大,这无疑为全世界轻工业发达国家的商家们提供了诸多的商机,后者则是以生存为主要目的。 在以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为中心的俄罗斯西部,海、路、空交通路线四通八达,网络化的运输系统方便、快捷而可靠,信息来源丰富,银行业服务体系完备,这些无疑给商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而东部则不然,除了一条横贯东西连接欧亚的铁路外几乎没有什么主要干线,更不要提什么铁路运输网了。只有沿着这条铁路的一些城市因这条主干线而得以发展如:叶卡捷林娜堡、红什、秋明、新西伯利亚、伊尔库斯克、赤塔等。虽然有一些河流可以利用起来做航运,可是由于气候比较寒冷可利用的通航时间也不多。落后的交通运输条件严重阻碍着当地的经济发展和信息产业化。但有一点需要说明,东部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令人难以想象,这里的原煤产量占前苏联的45%,还有难以估量的石油、天然气、木材、钻石、黄金等资源和占世界淡水1/5的贝加尔湖和它的水产资源。 【地域差异带来的服饰和审美上的差异】   首先从地域上讲,俄罗斯乌拉尔山与乌拉尔河以西本身属欧洲,所以历史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