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立体显示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5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1.立体显示技术

* * * * * Rpm:每分钟转数 * * DepthCube:深度立方体 * * 如附图所示,艺术家需要将一张画纸夹在玻璃板上,再通过一个目镜观察画纸上场景的投影画面,然后在画纸上描绘下场景的轮廓,就可以得到一幅具有真实透视的草图(具体操作是否如此未作考证)。 1. 立体显示技术简介 全息显示技术 与传统的3D显示技术相比,全息影像技术无需戴专门的偏光眼镜,不仅给观众带来了方便,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而且立体显示方式能够将展品以多视角的方式介绍给观众,更加直观。 全息摄影可应用于工业上进行无损探伤,超声全息,全息显微镜,全息摄影存储器,全息电影和电视等许多方面。 2. 体三维显示 体三维显示与前述立体显示技术不同,它是真正能够实现动态效果的3D技术,它可以让你看到科幻电影中一般“悬浮”在半空中的三维透视图像。 体三维显示技术目前大体可分为扫描体显示 (Swept-Volume Display)和固态体显示 (Solid-Volume Display)两种。其中,前者的代表作是Felix3D和Perspecta,而后者的代表作则名为DepthCube。 2. 体三维显示 Felix3D拥有一个很直观的结构框架,它是一个基于螺旋面的旋转结构,一个马达带动一个螺旋面高速旋转,然后由R/G/B三束激光会聚成一束色度光线经过光学定位系统打在螺旋面上,产生一个彩色亮点,当旋转速度足够快时,螺旋面看上去变得透明了,而这个亮点则仿佛是悬浮在空中一样,成为了一个体象素(空间象素,Voxel),多个这样的voxel便能构成一个体直线、体面,直到构成一个3D物体。 2. 体三维显示 Felix3D技术 2. 体三维显示 Perspecta可能是扫描体3D显示领域最令人瞩目的成就了,它采用的是一种柱面轴心旋转外加空间投影的结构,与Felix3D不同,它的旋转结构更简单,就一个由马达带动的直立投影屏,这个屏的旋转频率可高达730rpm,它由很薄的半透明塑料做成。当需要显示一个3D物体时,Perspecta将首先通过软件生成这个物体的198张剖面图(沿Z轴旋转,平均每旋转近2°截取一张垂直于X-Y平面的纵向剖面),每张剖面分辨率为798×798象素,投影屏平均每旋转近2°,Perspecta便换一张剖面图投影在屏上,当投影屏高速旋转、多个剖面被轮流高速投影到屏上时,我们便会发现,一个可以全方位观察的自然的3D物体出现了! 2. 体三维显示 Perspecta技术 2. 体三维显示 DepthCube系统则代表了目前固态体显示技术的最高成就,它采用了一种很特别的方式:层叠液晶屏幕方式来实现三维体显示,DepthCube的显示介质由20个液晶屏层叠而成,每一个屏的分辨率为1024×748,屏与屏之间间隔约为5mm。 由于DepthCube的观察角度比较单一,主要是在显示器的正面,因此并不需要像Perspecta一样高的帧频,其每秒钟仅需显示1200个截面即可产生足够的体显示效果。 2. 体三维显示 DepthCube系统 3. 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及展望 早在五千多年前的古埃及,人们就已经有了对三维成像技术的追求。当时对人物形象的画法造型,大部分都把脸表达成侧面的姿态,而眼睛和躯体的位置都是正面的,整个人物从头到脚有两次90°的转向。真人或站或坐都无法保持这种姿势,但这种奇特的造型却可使人物具有立体感和厚重感。 3. 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及展望 到了15世纪初的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建筑师Bruneselleschi 对“绘画透视” 进行了首次论证。 达芬奇也曾在他的著作“Trattato della Pittura”中引用了“透视框”的概念作为他研究远景透视的依据。 另外,达芬奇还创造了一套名为“空气透视”的理论,描述的是由于空气薄雾对视觉的影响,使得场景的色彩逐渐消失在远景之中。 作为素描和油画这些平面(2D)画布中唯一能表现立体感效应的手法,透视画法就这样一直延续下来了。 3. 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及展望 绘画透视和雕塑艺术研究和实践就表明:只有给两只眼睛分别提供相对独立的图像,在恢复了双眼视差的情况下,才可能获得真实的立体视觉。 (早期出现的双眼立体视觉技术采用的是通过有色眼镜和立体镜观察立体图像的方法。) 在16世纪,人们就已经开始用不同的颜色为左右眼绘制有一定规律差异的图像,然后通过滤光镜观察来产生立体视觉。 3. 立体显示技术的发展史及展望 17世纪末18世纪初出现的“立体镜”,为每只眼睛提供独立的视觉通道,立体视觉感非常强烈,这种“立体镜”至今仍然是观察立体图像的有效手段。 19世纪有科

文档评论(0)

ranfan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