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太原历史文化第一章
太原历史文化太原大学旅游系 康玉庆 第一章太原地区的原始人类 中国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大约从一百七十万年以前开始,在我们伟大祖国的土地上,就有远古人类的活动和繁衍. 据今所知:早期人类分三大集团即:华夏集团、东夷集团、苗蛮集团。 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有四个地区,即:黄河流域地区,长江流域地区,珠江流域地区和东部地区. 一、原始人类 山西地处黄河中游,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摇篮,历史文物更是得天独厚,丰富多彩.太原位于山西中部,历来是山西地区的中心,它位于黄河流域边缘,与流域腹地相比,远古文化还不算典型,但和整个流域相比,在一个不大的地区内发现一处旧石器文化,三处新石器文化,数量上是可观的,并具有一定的地方特色. 古交文化 义井文化 光社文化 许坦文化 太原有50万年人类史 2001年在太原市上兰村镇土堂村发现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这是太原地区首次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从遗址发现的文物来看,太原早期人类活动的时间可由原来的公元前1万年左右推进到公元前50万年左右。 该处遗址位于土堂村汾河右岸的黄土台地中,台地前缘出露的黄土厚度约20余米,黄土剖面可见五、六条古土壤带。目前在该带上共发现砍砸器、锯齿刀、刮削器、石片等石制品10余件和少量炭屑。 山西著名考古专家于振龙分析说,该发现不仅为进一步了解太原地区古人类的活动提供了条件,也为精确推算遗址存在的时间、石器制作的年代和研究太原盆地第四纪以来地质环境的变化、人地关系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古交文化 1959年12月,在太原市古交工矿区(今古交市)的汾河谷地发现了两处与丁村文化同一类型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石器十二件,均为黑色角页岩制成.其中一件大型三棱尖状 器,一件两面交互打击的圆形小砍砸器最为典型。 英国历史学家说过:坚硬的石头保留并向我们转述了祖先的文明。 古交出土的石器充分说明了旧石器时代太原地区就有人类活动.古交文化和丁村文化同属汾河流域,两文化类型的一致性也说明了丁村文化在山西有代表性。 八十年代以来,古交又发现旧石器时代遗址四处:1.王家沟遗址:80年代发现,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文化,发现石器18件,均以角岩砾石制成,器形较大,有石核器,砍砸器等.石核多数为单台面,砍砸器多为扁平砾石制成,刃缘最长为80毫米.2.后梁遗址:发现于80年代,发现石器459件.有石核器,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等.这些石器的器形多种多样,颇具地方特色.3.李家沟遗址:古交旧石器制造场1983年发现,属旧石器时代晚期.4.石千峰遗址:1980年发现,时代为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属细石器文化.这次发现共采集石器101件.其中石核6件,石片64件,其他石器31件.经研究这些细石器与下川文化关系密切,可以看出太原远古文化的发现顺序. 义井文化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太原地区发现很多.五十年代在太原市西南的义井村发现属于仰韶文化晚期类型的遗址。 1991年再度调查发掘,出土文物计有:高57公分,腹部饰菱形花纹的彩陶罐,蓝纹红陶双耳罐,绳纹灰陶罐,以及彩陶钵,石铲,石斧,陶刀,陶镰,陶球等。 以后又在河西区的阎家沟,大井峪等地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还在清徐县的方山和娄烦县的山城峁发现了龙山文化遗址,出土的宽兰纹夹沙灰陶罐,鬲(用来煮饭类似于现在的锅),小口高颈罐等文物,和晋南的龙山文化有显著的差别,更具有地方特色. 光社文化 为了探索夏文化,考古工作者在汾河下游和运城地区作了调查和发掘,发现了一批晚于龙山文化而早于二里岗文化的夏商文化.这种文化类型在太原北郊的光社,南郊的东太堡,狄村和娄烦县的何家庄也有发现,其中光社出土有卜骨,埙(兄)、大腹小口陶器等.十骨是用来占卜的,说明光社时代的太原人已经有了原始的宗教迷信意识.埙是古代用陶土烧制的吹奏乐器。 埙的出土可以知道那时的人已产生了生活上的文艺感.卜骨和埙的出现都表现了人们在精神生活方面的丰富和追求.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光社时代的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之上的,为数不少的大腹小口陶器的出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据专家研究和考证,这种大腹小口陶器是用来储存粮食的.有专门储存粮食器物的出现说明当时农业生产已经相当进步,粮食已有剩余,物质生活有了保障.在此基础上,光社时代的太原人才有条件追求上述的精神生活. 许坦文化 1958年4月,在太原南郊的许坦村,东太堡村,发现了早商时期的墓葬和遗址,定名为许坦文化. 许坦文化的早商墓群分布在1000米范围内,其中六座棺椁墓用片石砌成,全部为单人葬,头向西南.出土完整器物60余件,计有陶制的鼎,鬲,罐,簋,钵,盆,杯等均系夹沙灰陶,除一件罐的肩部饰一圈三角加点划线纹以外,其余均为粗绳纹.以上陶器差不多都是陪葬品,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