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统文化失落呼唤.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面对传统文化失落呼唤

面对传统文化失落呼唤[我们面对的现实] 亲爱的中学生朋友,我想问你们:当敦煌的瑰宝出现在大英博物馆,当《孙子兵法》、《三国演义》的读者更多的是外国人,作为华夏子民,我们应该为此欣喜还是悲哀?当我们的经济实力受到世人的瞩目,而我们的优秀文化却在不自觉中流失,我们该喜还是该忧?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的确促进了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但同时新旧文化的矛盾,中西文化的碰撞,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突,文化的守成和文化的变革都相继涌现出来。我们不得不面对这样一个现实:80年代后期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可他们中很多人不知道毛笔该怎么拿,没读过线装书,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他们会把不知从哪个角落里找出来的珠算盘当车推着玩。这些祖先传下来的东西,浸染着华夏民族几千年文明,对于他们来说是陌生甚至是不可理解的;他们更崇尚西方文化,他们西装革履,操一口流利的英语满世界跑,却懒得抽出一天的时间去祭奠一下自己的祖先。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已成为沉痛的现实。虽然传统文化不尽完美,难免有一些糟粕,但其精华绝对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支柱。 一个民族的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整体素质。真正的文化是那些启人心智能促进人类自身进步和社会发展的精神食粮,而不是泡沫文化和虚假文化。 文化的嬗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但必须处理好继承和发展的关系,把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有机地结合起来。 [选择思考点] 传统文化,我们是否正在渐渐失去你 1.世界列强的入侵,造成华夏传统文化的遗失。 中国文化曾经在历史上写下辉煌的一笔。“中国在公元前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中国的科学发明和发现“往往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之前更是如此”。 近200年间,特别是新中国诞生前,中国饱经世界列强的蹂躏,造成文化发展的滞后,加之列强的文化入侵,更是使中国文化造成了至今难以抚平的创伤。在内忧外患的重重危机中,我们对传统文化进行了反思,然而太多的批判和指责造成了中国文化的日渐流失。 2.全球化大环境下西方文化的冲击,造成我国传统文化的失落。 90年代出生的人开始相信圣诞老人了,开始在麦当劳必胜客里过生日。他们不知道阿福,没放过风筝,没见过长命锁,没上过八仙桌,没爬过大门槛,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是没有质感的,苍白的。我们的传统文化面临严峻的挑战,逐渐失落。 3.我国传统文化自身的局限。 李约瑟曾经提出一个意义十分重大的课题:“为什么近代科学没有发生在中国?”这个问题许多中国知识分子也曾经思考。李约瑟有一些很著名的观点:近代科学之所以没有在中国产生,一是中国没有宜于科学成长的自然观;二是中国人太讲究实用,一些发现滞留在了经验阶段;三是中国的科举制度扼杀了人们对自然规律探索的兴趣,八股文扼杀了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致,思想被束缚在古书和名利上,“学而优则仕”成了读书人的第一追求。实际上,这种影响至今仍然根深蒂固地存在于我国社会中,强烈的官本位意识对科学和创新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杨振宁在讲到中国本土为什么还没有人获得诺贝尔奖的时候,也明确指出:“中庸之道对于科学发展不是最好。中国为何没有得出欧几米德的几何定律,在于它所揭示出的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科学精神与中国倡导中庸、不太允许标新立异的文化传统相背离,这种文化机制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科技人才。” 我们的知识分子,也几乎得出了同样的结论:倡导中庸之道的中国文化传统,不利于培养标新立异的人才。 4.教育之弊。 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课当政治课上,重的是思想灌输,要的是政治正确,“文革”十年破“四旧”更是把中国传统文化“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中成长的教师,中国传统文化的修养必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正如岳飞“保全”不了北宋或者南宋,靠这样的教师,沿袭旧的为政治服务的语文教育模式,是“保全”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 5.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和传统生活方式。 在韩国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列入它的文化遗产时,国内舆论一片哗然。其中有一篇标题为《“去传统化”将文化遗产拱手让人》的文章(作者韩福东)这样说:“中国长达一个世纪的去传统化运动并没有导致中国富强,它只造成了断裂的一代――对传统文化无知的失落一代人。……由于我们对传统的冷落,以至我们对传统的保存远不及邻国。我们心有不甘,不过我们真的怨不得别人,是我们自己主动把文化遗产拱手让人。” 毋庸置疑,传统民俗负载着传统文化,当韩国把端午节申遗的消息如警钟敲响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思考邻国的经验,对自己的鞭炮、年画倍加珍惜。 那么,如何保护传统文化和传统的生活方式? 传统文化在中国已然式微,但在白领张勋眼里却仍被奉为圭臬。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