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课改同行――谈历史课堂激活艺术.docVIP

及课改同行――谈历史课堂激活艺术.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及课改同行――谈历史课堂激活艺术

及课改同行――谈历史课堂激活艺术摘要:本文阐述了与课改同行,积极参与教学实践活动,运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去学习趣味无穷的历史知识。主要方法有:①巧妙地进行课堂导入;②多种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激活课堂;③课堂结束留有余味,让学生兴致不减。 关键词:激活 巧妙 导入形式灵活 留有余味 我们经常在商店门口看到“顾客就是上帝”的字样。那教师的“上帝”是谁?一学生。“上帝”对我们满意吗?就历史课堂教学而言常听“上帝”说,历史太乏味了,人物多、地点多、时间多、事件也多,事件背景太复杂,太难学了。面对这样的学情,我认为不能说是教学的一种失策。目前教学改革的春风为我们送来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新教材又为教学改革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作为历史教师我们应该怎么办――与课改同行,积极参与课改的教学实践活动,学习新的教育理念,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放在首要位置。其历史自身的绚丽多姿和丰富多彩,决定了历史是极易引发人们探究的学科,从郑和下西洋到新航线的开辟;从甘英出使大秦到玄奘西行;从秦皇汉武到成吉思汗等历史知识,都孕育着极大的兴趣,教师就要善于运用灵活的方法,又要从历史知识本身去激活学生的兴趣。 一、巧妙地进行课堂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做任何事情。起始阶段的好坏,直接关系它的成败。有人说,影视前三分钟若抓不住观众,就算不上成功之作;演讲开讲语如不能挑起听众的兴奋神经,引起共鸣,便难以达到掌声震耳之境。课堂导入作用亦在于此。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具体的教学情境分别采取不同的导人形式,比如设置悬念法,在教学《伟大的开端》一课时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上的礼炮,你们知道设置了多少门礼炮,齐鸣多少响吗?”然后告诉学生,“54门礼炮,齐鸣28响。设置54门礼炮是为了几年五四运动,齐鸣28响时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了28年的浴血奋战,终于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那么为什么要在如此隆重的时刻来纪念五四运动呢?这就是本课我们将共同探究的问题。”又如对联入法;“琵琶琴瑟八大王,王王在上;魑魅魍魉四小鬼,鬼鬼犯边。”这副对联是什么时间出现的?它又源于怎样的历史故事,我们学习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这一课后,便能清楚理解这副对联了。再比如诗词导入法,讲《北宋灭亡》时教师可吟诵岳飞的《满江红》引导学生想象这样一位大将军放眼山川,高歌急昂,要雪“靖康耻”立誓收回河山,他是谁?这是该节课要学的内容,以此导人下文。 上述导言少而精的几分钟,缩短了学生与教材的距离,直接影响着45分钟的效果。 二、多种教学形式灵活运用,激活课堂 1.编历史短剧,又称课堂喜剧教学,就是要学生根据历史事实,回到时光隧道,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古人心灵相触,而后将历史人物和情景演出来。比如讲“林则徐虎门销烟”时,笔者让三位同学表演,一位饰演道光帝,一位演林则徐,一位演英国商务监督义律,当“道光帝”令“林则徐”手持尚方宝剑去禁烟时,“林则徐”单腿一跪“喳”,全体同学开怀大笑。当“林则徐”斥责“义律”的不法行为时,一些同学不自觉地为“林则徐”的正义凛然鼓掌喝彩。这种方法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2.开历史审批会,举办故事会、演讲会。比如在学习完有李鸿章的内容之后,笔者在班上组织了一个对李鸿章的审判会,学生分为法官、公诉人、辩护人和听众几部分,事前学生做了充分准备;在审判会上控辩双方产生了激烈的争论,听众也分为俩派支持不同的观点。控方认为李鸿章卖国求荣,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成为名族的千古罪人;辩方认为李鸿章只是清政府的替罪羊,如果没有出现李鸿章,也会出现张鸿章,王鸿章、刘鸿章去替清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况且李鸿章主张向西方学习。在中国开办近代企业,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这种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兴趣,又能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最重要的是,可以将学生学到的知识,通过这一途径转化为自身的学科能力。 3.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此法多用于复习课,把全班同学分成两组,或以南北为界分成南北组,或男女同学各分一组,进行抢答。这是学生最喜欢的方式,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智力能力都有促进作用,这种方式适合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让学生在紧张活跃的形式下,在快乐的气氛中开动脑筋,开阔视野,获取知识,培养能力。 4.利用数字、歌谣归纳历史知识。利用数字歌谣概括归纳所学的重大历史事件、人物时间等,达到巩固所学,又在趣味中主动学习的目的。如记忆《马关条约》的内容,可用“1、2、3、4”来记忆,“1”指一厂(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指2亿(赔偿日本军费2亿两)3指岛(割台湾岛、辽东半岛、澎湖列岛给日本)4指4口(开放沙市、重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