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诗歌中衬托手法类析
古典诗歌中衬托手法类析衬托是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相关事物放在一起来陪衬的一种修辞方式。其作用在于突出正面或反面事物,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使主题深化。有了陪衬的事物,被陪衬的事物才显得突出,才能得到充分说明。我国古典诗歌经常采用这一辞格。衬托中的双方,一般地作陪衬的叫“衬体”,被陪衬的叫“本体”。衬托通常分正衬和反衬两种,这两种形式在古典诗歌中运用得都相当普遍。
一、正衬
正衬就是运用其他事物与突出的事物之间的类似特点或属性,来正面衬托主要事物的修辞方法。正衬也称旁衬、映衬,实际上是烘云托月的写作方法。
1、以物衬人。即以物作衬体,以人为本体,通过物来烘托人。唐代诗人崔护的《题都城南庄》一诗:“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诗人回忆“去年今日”见到的美景:桃花盛开,少女依树而立,脉脉含情。色泽鲜艳的桃花,烘托着少女天生丽质,光彩照人的形象,尤其是红润如花的粉面。人面与桃花相映成趣,构成完美统一的图画,引起读者美好的想象,因而,当今年今日“人面不知何处去”时,画面痛失本体事物,读者亦为之惋惜,产生无限惆怅。
2、以景衬情。通过带有特征性的景物来衬托作者的情感,通常是以乐景写乐情,以悲景写悲情。马致远的《秋思》表达的是远在天涯的旅人凄楚悲切的“断肠”心境,衬体是夕照沧凉,秋风肃杀的古道,以及古道旁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杜甫《江畔独步寻花绝句》(其六)一诗“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在“黄四娘家”的小路旁,繁花千朵万朵,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花枝上彩蝶蹁跹,又传来一串黄莺动听的歌声,这一幅春天美景衬托出作者内心的喜悦,同时,给读者以轻松愉快之感。
3、以人衬人。以他人作衬体,以衬体对本体的反映和表现,来烘托本体具有某些特征。《陌上桑》描写罗敷的美貌,“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梢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诗人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通过行者、少年、耕者、锄者的举止情态,刻画了罗敷惊人的美丽,本体衬体高度统一,以衬体烘托本体,使本体特征得以凸现,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以物衬物。其中一物是衬体,一物是本体,本体是主体,衬体是用来说明本体的,是用来突出本体的。查慎行的《舟夜书所见》:“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在“月黑”如漆的夜幕中,一盏渔灯象萤火虫一样闪光,随着微风轻拂,一豆灯光被细浪揉碎,随波散开,波光点点,就像满河的星星,由“月黑”映衬“渔火”,构成一幅鲜明统一的画面,展示了进取与希望的优美情思,给读者“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启迪。
二、反衬
反衬就是运用其他事物与要突出的事物之间的相反特点或不同情况,从反面衬托主要事物的修辞方法。反衬以画面的不协调为特征,利用事物间的反差,强化本体意向。
1、时空衬。以时间或空间的差异来强化本体的情感。《十五从军征》中“十五从军行,八十始得归”,十五岁就去当兵,到八十岁才退役回家,以“十五”之小,反衬“八十”之老,突出了老兵穷归故乡,孤苦无依的悲惨景象,揭露了汉朝兵役制度的黑暗。又如陆游的《诉衷情》:“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诗人此时年老住在绍兴镜湖,以沧州指闲住后方,天山借指地方抗金的前线。用地点的南北遥隔,衬托“身不由心”的愤懑,从地点不一、身心不一的不协调中,强烈地表达自己的壮志难酬的“衷情”。 杜甫的《兵车行》中有“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诗人用“十五”衬“四十”,以“去时”衬“归来”,说明行人服兵役时间之长,地域之广,揭露当时社会繁重的兵役和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2、数量衬。即多少、众寡相衬。白居易的《买花》中,“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用“十户”中等人家的税粮,反衬“一丛”花的价钱,揭露了京城贵族挥霍无度的奢侈生活,以衬体与本体的不协调,来突出“一丛”花的昂贵。
3、动静衬。即有声与无声之间的衬托,如柳宗元的《渔翁》:“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乃一声山水绿,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中间两句,由烟销、日出、青山、绿水构成明净的山水画,用“不见人”表现画面的寂静,又用“?乃”声反衬寂静,造成“鸟鸣山更幽”的静谧感。又如贾岛的“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4、哀乐衬。即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诗经#8226;小雅#8226;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用春日的美好景物反衬出征士兵的悲苦心情。杜甫的《春望》中有“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鸟语花香本是人世间美好的事物,但诗人看到这些美好的事物却感到垂泪、恨别惊心。杜甫的《绝句漫兴九首》(其一)“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BDA-淡马锡中国旅游市场洞察研究China's Travel Industry-20151130.pptx VIP
- 《建筑材料基础知识》课件.ppt VIP
- BDA-淡马锡中国娱乐行业发展洞察China Recreation Industry-20151130.pptx VIP
- 北京市八年级(下)期中考试英语试卷.docx VIP
- 二轮专题复习03 函数的定义域【二】训练题集【学生版】.docx VIP
- BDA-DST中国农产品行业及价值链解析研究EN-2016 02 06.pptx VIP
- 症瘕(子宫肌瘤)护理常规.pptx VIP
- BDA-ATHM中国二手车产业链全景图研究报告-20150519.pptx VIP
- 鲁画报社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 我能专注做事情 课件.pptx VIP
- 人畜饮水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汇.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