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词鉴赏修辞考查例说
古诗词鉴赏修辞考查例说修辞手法一直作为古诗鉴赏中表达技巧考查的一个分支,近几年来,越来越呈现出突出的地位。就近两年高考对这一考点的考查来看,2006年有5套试卷、2007年有6套试卷,在古诗鉴赏中直接考查了修辞手法,涉及对比、比喻、拟人、借代、衬托、用典、对偶等(见下表)。
一、命题形式
1、立足于具体句子考查修辞手法
例(2007年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
出关①
徐 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旌旗。
“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桃花”与“雪”分别指代家乡的温馨与塞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含了思乡的情感。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考查范围非常明确,往往直接指向诗歌中具体的语句,其实是强调文本细读的意识。解题时我们主要立足于三方面思考:
(1)立足于整体把握。虽然这类题目考查范围只涉及到部分语句,但任何语句的理解都离不开对诗的整体把握。尤其要注意抓取直接反映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这样为把握具体句子的修辞手法提供了基础。《出关》就需要抓住“出关争得不回头”,这句表现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思想情怀。
(2)立足于句式分析。句子的基本形式往往直接表现着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如上题从该句形式来看,“马后”与“马前”直接构成对比,可以看出是出关前后场景的对比。
(3)立足于意象揣摩。意象虽是诗歌内容范畴,但一定的形式必须为内容服务,只有立足于意象揣摩,才能明辨具体运用的修辞手法。《出关》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乡情,而用“桃花”和“雪”表达出关前后的感情,冷暖色调鲜明,所以此处可以看出实际是用这两个意象寄托自己的心情,一是家乡的温馨,一是塞外的清冷。从修辞角度看,这里有对比,也有借代。
2、立足于全诗考查修辞手法
例(2006年安徽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柳梢青
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逐舟行。
[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
作者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词内容具体说明。
答案:主要运用了比喻手法。上阕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下阕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往往从诗歌整体阅读角度命题,要求考生整体思考并作出具体赏析。主要从三个角度思考:
(1)把握诗歌的主旨或情感。此类题目命题往往指向诗歌的思想感情或诗歌主旨表达所运用的修辞手法,所以首先要弄清楚具体的感情,这样既能为把握修辞手法提供方向,又为修辞手法的具体分析打下坚实的基础。上例通过题目“送”和词中“伤情”“相思”等词语,可以明确是表现作者对朋友的送别和思念。
(2)把握诗歌的结构。既然此类题目修辞手法运用都是从全诗的高度来理解的,所以整体把握古诗结构也能明确修辞手法。如李白的《越州览古》就是如此:“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从结构上看,前三句和最后一句就构成了对比,表达了今昔盛衰的感叹。
(3)把握诗歌的形象。诗歌感情和主旨表达主要是通过形象塑造来完成的,所以通过分析形象特征也能洞悉修辞手法的运用。上例“孤雁”“浮萍”是为表现“聚散匆匆”的,以此比喻朋友的远离;而“尘随马去,月逐舟行”则直接表现了思念。也是借自然物象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思,应是比喻。
3、对比赏析修辞手法
例(2007年湖北卷)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华清官 吴 融
四郊飞雪暗云端,
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
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 李 约
君王游乐万机轻,
一曲霓裳四海兵。
玉辇升天人已尽,
故宫惟有树长生。
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官,请指出二者主要运用了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答案:两首诗都运用了对比(或对照、映衬)手法。第一首诗宫内宫外(或空间)对比:宫外飞雪阴云。分外寒冷;宫内绿树掩映,温暖如春。第二首今昔(或时间)对比:昔日霓裳羽衣,歌舞升平;今朝杂树丛生,宫殿荒芜。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从比较赏析的角度进行考查,要求考生或者找出相同的修辞手法,或者找出不同的修辞手法,然后作出具体赏析。解题时注意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比较:
(1)主旨比较。如上例吴诗以帝王权贵不知人间饥寒,表现了统治者生活的荒淫腐朽和百姓生活的艰难;李诗则发今昔盛衰之感。可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原创计算机背景单项填空18题.doc
- 历史课堂教学展示环节如何进行.doc
- 原生态民歌入中学音乐课堂思索.doc
- 原创高考英语单项填空模拟题.doc
- 去虚戒浮 以实取胜――高考作文攀登“发展等级”之要件一.doc
- 压力机保护装置应用探究.doc
- 县级文化馆如何开展群众性诗歌普及活动.doc
- 参加中小学音乐教师基本功比赛有感.doc
- 原创状语从句全真模拟训练.doc
- 参及式教学中师生互动环节存在问题及对策.doc
- Unit5UsingLanguageEvaluatechemicalfarmingandorganicfarming课件-高中英语人教版选择性(1).pptx
- 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5随堂练习.doc
- 二次根式综合复习.ppt
- 2025年内蒙古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临沂市中考英语试题(附答案).docx
- 2025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真答案).docx
- 2025年甘肃省中医院 甘肃省中医药研究院人才招聘148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滁州市公安机关招聘67名警务辅助人员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带答案详解.docx
- 2025年潍坊市“青年优秀人才引进计划”选调626人笔试高频难、易错点备考题库附答案详解.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