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善用网络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善用网络技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网络既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又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因此,高校应该利用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扬长避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 网络 高校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网络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兴媒体,日益成为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对高校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以独特的魅力改善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渠道和新手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如网络无政府状态、黄色污染、网络犯罪,等等。这些负面影响无疑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要学会并善于扬长避短,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网络时代高校面临的新问题
1.网络道德失范。“黑客”在网络时代不再是陌生的字眼,网络不时会遭到“黑客”入侵。如台湾一学生制造的CIH病毒,导致全球6000万台电脑死机,我国有36万台电脑瘫痪,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再如,利用网络盗用他人帐号、密码;利用网络进行敲诈和诈骗;在网络中恶意散发照片,恶语中伤他人等。这些都是严重的网络道德失范的例子,它严重破坏了国家安全和人们生活安宁。
2.网络文化侵略。西方国家往往借助网上的优势,传播他们的文化和价值观念,这种情况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殖民文化”和“文化侵略”的压力。这种压力必然会反映到社会道德领域。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在国际互联网上,英语内容占90%,法语占5%,其他语种占5%。长此以往,网络“文化侵略”将直接影响我国青年学生传统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正常的思想道德体系建设。
3.网络垃圾污染。网络文化中的信息垃圾对学生思想和行为容易产生误导。以往学生们接触的信息主要来源于广播、报纸、电视等传媒和教育的灌输,其内容经过层层把关过滤,不正确不恰当的信息已被删除。而网络的便捷则使他们了解信息的渠道更多更广,学生们只需要找到网址,便可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伴随着各国报纸的纷纷上网,各种社会思潮,不同国家、民族、政党的意见往往在网上激烈交锋,甚至一些低级、下流、庸俗的信息也在网上畅通无阻,造成严重的信息污染。而这些错误、庸俗、虚假的信息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们的影响是很大的。
4.网络心理隐患。网络文化的丰富多彩对大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甚至会使一些自制能力差的学生无法摆脱网络的诱惑,沉溺于网络生活,继而造成网络心理隐患。一方面,网络中的主体行为是在“虚拟”情形下进行的,即人与人之间不是面对面的、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人机交往”,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长此以往,必然会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情绪。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上时常出现虚假信息、篡改数据文字、网上偷窃、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也会使人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存在,而产生多虑、
恐惧、防范等心理,最终加剧个体行为麻木、冷漠及更多的心理疾病。
二、高校应善用网络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1.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建立健全网上监督机制。高校应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健康网络信息,在用先进的思想和道德观点占领网上阵地的同时,加强对网络的管理,成立有关机构,制定相关的法规政策。在鼓励大学生运用网络自主学习的同时,进一步加大对网上不良信息的过滤净化,对网上那些有害安全、煽动作乱、严重违背我国文化习俗的言论和行为应依法严加取缔。另外,网络道德的建设同样离不开法治手段,通过一系列立法活动和规章制度的制定,可以使网络道德的内容制度化、契约化、明确化。一般说来,道德规范总是滞后于道德行为,在建构网络道德制度的层面上我们尤其应加大力度。
2.精心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网上教育活动。网上教育要发挥网络传播的优势,而不能简单将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移植到网上。要着眼于各高校的实际,精心设计网站,正确定位网站建设规模,开设富有针对性和吸引力的频道等栏目。首先,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要对一些重大的政治问题、意识形态等敏感、热点问题旗帜鲜明地发表评论,批判错误的思想,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其次,要让网络成为学校、老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纽带。教师要教育学生文明上网,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网络积极地反映他们的意见、困难、困惑,而不是在网络中穿上匿名的“隐形衣”,到处污蔑、诽谤甚至是谩骂,让网络变成了发泄私愤的场所。对于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反映的情况,老师要及时地收集、整理,做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专题01 定语从句100题(考点串讲)(word版有答案).docx VIP
- 凿井井架设计汇编.doc VIP
- 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doc VIP
- 《【阅读专题2】故物与深情:感受血缘中的亲情》教学课件.pptx VIP
- 人教版九年级英语 课文标注笔记 全册.pdf VIP
- 北京某电力隧道工程(投标)施工组织设计.pdf VIP
- 高压旋喷桩技术交底1 - 桩基础.docx VIP
- 17J008 挡土墙(重力式、衡重式、悬臂式)(最新).pdf VIP
- 《【阅读专题1】忠与孝:体会宗法社会的伦理选择之难》教学课件 (1).pptx VIP
- 力普LP100说明书PDF_Image_Marked.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