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如何做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

如何做好高考文言文阅读题从选文特点上看,2004年到2006年浙江高考卷中的文言文选段有很大变化,2004年选的是北宋欧阳修的《司封员外郎许公行状》,属人物传记;2005年选的是唐代孙樵的《书褒城驿壁》,属晚唐散文中的针砭时弊的杂文;今年选的则是明代方孝孺的《蚊对》,也属杂文。从题型设置来看,对文言实词、虚词、典型句式、词类活用和句子翻译等文言基础知识的考查是基本稳定的,变化最大的是文言文选择题中的第四题,由“概括和分析”题变成了“赏析”题,难度也有所增加,解题思路方法需要做一定调整。 2006年高考语文卷第14题(原文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权利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平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分析:解答此题需在疏通大意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文章行文脉络,推测文章主旨。《蚊对》先记叙夏夜为蚊所苦,难以入眠,写到蚊子聚集的可怕场景,写到斥令童子驱蚊、灭蚊,然后由第二段天台生感慨老天为什么造出这种东西来害人,既揭示人的自私心理,又自然引出童子应答,由记叙巧妙过渡到议论。第三段借童子之口生发三层议论,分别以童子语中的三个反问句“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作结。这正是作者观点的流露:人与异类只是形状不同,哪有贵贱之分?蚊子要害人,人要向老天控诉,而那么多的异类被人吃掉,老天又该如何惩罚人呢?人被蚊子咬不舒服,但对同类之间的相残却无动于衷,难道可以吗?人类不仅自以为尊,残杀异类,更有欺凌残杀同类的可憎。由叙入议,由此及彼,含蓄地批判了统治者残酷剥削百姓,以强欺弱的黑暗的社会现实,人类其实还不如异类。通过这些分析,我们就不难把握文章的主旨了。 2005年的赏析题也属此种类型。第14题如下(原文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借他人之口,揭示出褒城驿由宏丽变为破败的原因,含蓄地表达了 作者对当时民风奢靡的不满。 B.文中“举今州县皆驿也”承上启下,是连接二、三两段的关键,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 C.文章借题发挥,以一驿之兴废推及天下之盛衰,寓议于叙,切中时弊,有小中见大之妙。 D.因官制不善而吏治败坏,因吏治败坏而生民困顿,文章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朝廷。 分析:显然,这些选项设置是疏通文意后的提炼。A项和D项是对文章写作主旨的理解。这篇杂文借褒城驿的由雄大宏丽而变为荒芜残破的现实,抒发了对当时吏治败坏的感慨。又将褒城驿由兴到废的原因推及天下由兴到衰的原因在于朝廷任用非人和官制不善,揭露了地方官吏怠惰贪婪,不理政务,视州县为驿站,因而造成百姓困顿。所以,作者批判的矛头是官场不是民风,A是错误的。B项和C项是对文章写法的赏析。文章先用人们对褒城驿的赞美和自己亲眼所见形成对比,产生疑问,自然引出驿吏的述说。破败原因是宾客不会对途中匆匆经过之地产生爱惜之意,更由于“官大者,其下”更加凶暴蛮横,难以禁止。接着作者巧妙地用老农的话“举今州县皆驿也”,进行类比表明天下凋敝与驿站破败事异而理同,以小见大。 由此我们知道,做赏析题仅仅读懂文章内容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思考文章的写作主旨、作者的观点态度、艺术手法和语言特色等。 而记传文中的“概括和分析”题,侧重于对文章局部内容的理解,同学们只要将选项和文中信息对应,进行比较,答案不难得出。例如2004年14题(原文略):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普为相时,独对许逖赞赏有加,因为他们的见解经常不谋而合。 B.因为许逖在海陵监任上政绩考核优秀,被升迁为大理寺丞。 C.真宗打破旧例,委派并非朝廷重臣的许逖担任荆南知府。 D.定居于扬州的官宦子弟倚仗权势,经常横行不法,最终落得家破人亡。 分析:A项出处是首段末句“是时赵普为相,……独称君为能,曰其言与我多合”。B项对应的是第二段开头“……知海陵监。三岁,用监最迁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C项的依据是第四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