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作文指导.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作文指导

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作文指导在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应该水乳般交融在一起的。可是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不少语文教师就会因种种原因而将两者人为地割裂开,其中就包括过去的我。过去,我总是在专门的作文指导课上指导学生如何确定作文题目,如何选择写作材料,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如何写出真情实感。我讲得天花乱坠,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如痴如醉,似乎什么都知道了,可是提笔写起作文来,早把老师所讲的东西抛到九霄云外,依然我行我素,作文面貌几乎没有什么改观。我对此深感困惑和无奈。后来我在与学生的交流中找到了个中缘由,归纳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点:一是老师讲得太多,学生一时消化吸收不了,当然就更不可能加以运用了;二是老师所讲的内容大多是纯理论性的,缺少活生生的例子或模仿的对象,听起来好听,做起来却往往苦于无从下手。为了改变这一费时却收效并不大的作文教学现状,我针对学生所反映的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弊端,不再把作文指导仅仅局限在所谓的作文指导课上,而是结合阅读教学的内容随时进行作文指导,这样就既能避免学生因老师所讲内容太多而无法消化吸收的现象,又能让学生找到写作模仿的对象,收到了极其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谈谈我结合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写作指导的一些具体做法。 一、通过分析课文题目来领悟如何出作文题目 学生在确定作文题目时普遍存在着两个极其不良的倾向:一是心不在焉,随便出个题目了事;二是钻牛角尖,渴望光凭借作文题目就能达到一鸣惊人的目的。有人把作文的题目喻为作文的“眼睛”,其重要性自不待言,随随便便地出个作文题目固然不足取,可是如果因此而对作文题目过于关注,绞尽脑汁地出华而不实、刁钻古怪的题目也是没有必要的。那么,中学生作文题目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虽然反复强调作文题目应与作文内容组成有机的整体,并让别人通过作文题目能大致了解到作文内容。但是学生的作文题目很多仍然不尽如人意,要么大而空,无所不包,要么稀奇古怪,不知所云。针对学生出作文题目时存在的这一问题,我在讲解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一文时,重点指出本文发表时的题目是《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该题目简洁明了地点明了落日的地点和次数,读者一看题目就能基本上把握住文章的内容。其他的诸如赫尔曼看到题目也就能八九不离十地猜测到文章所写的内容。这些课文题目无一不在有力地印证着这样一个出作文题目的标准,即作文题目要平实,要能提示作文内容。通过老师的反复指点,学生出作文题目时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这些课文题目,并参照课文题目出自己所写作文的题目,从而大大提高学生出作文题目的能力。 二、通过欣赏课文的过渡句(段)来领悟如何写出流畅的作文 学生作文中的感情或情节转换往往显得很突兀,有时甚至让人觉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这是学生作文中存在的一个大问题。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主要出在学生在行文过程中缺少必要的提示感情变化或情节转换的过渡段(句)。为了帮助学生作文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过渡段(句),写出流畅的作文,我在阅读教学中特别注意引导学生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过渡段(句)。比如在上苏轼的《赤壁赋》的时候,我指出本文的感情由喜转到悲,再由悲转到喜,转换的幅度非常之大,但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却不会产生丝毫的突兀之感,其奥秘就在于作者在感情的过渡上处理得非常到位。你看作者与朋友在月下游赤壁,一起喝酒吟诗唱歌,正当大家“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摘自《赤壁赋》)的时候,有个客人却吹起了悲伤的洞箫,从乐到悲,感情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如果作者行文就此打住,那么读者就会对客人的悲伤满腹狐疑,难以理解了,学生的作文时常就是这种情况。作者妙就妙在在下一段中借助客人的嘴道出了悲伤的原因(人生短暂,壮志难酬),解开了读者心中的疑惑。到了文末,作者和客人们又“喜而笑”,从悲转到乐,读者之所以也认为这个感情剧变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原因就在于作者在前一段中令人信服地论述了永恒与短暂之间的辩证关系,提高升华了客人们的精神境界。我们不妨大胆地设想一下,如果本文没有这两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段,文章还会如此流畅,还会成为千古传诵的妙文吗?此外我在讲解《荷塘月色》一文时,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诸如“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等等承上启下的过渡句子,认真体会这些过渡句子在疏通文意方面所起的作用。通过欣赏课文中精彩的过渡段(句),不仅能让学生认识到过渡段(句)会使行文自然流畅,会把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融为一体,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意识到过渡段(句)在作文中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加以认真对待。 三、通过品味文句来领悟如何写出文采 许多学生的作文写得没有文采,读起来味同嚼蜡一般。绝大多数的学生都明白文采对于作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