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环境特点鉴赏落日壮美.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解读环境特点鉴赏落日壮美

解读环境特点鉴赏落日壮美一、教材分析 《西地平线上》一文属于“像山那样思考”中“谛听天籁”这个板块,这个专题旨在加强关于自然的审美教育,在寄情山水的同时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并在此基础上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在阅读中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体味大自然的多姿多彩,培养审美能力,激发珍爱自然的情感。 《西地平线上》以壮美的风景体现了崇高美,而崇高美就富有启示性和震撼性,它触动人们的心灵,引发人们的思考,所以对教学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教学过程和内容必须找到一个能引发学生思考的切入点,而不是对文章内容平铺直叙的梳理,这个教学过程应该是把学生思维逐步引向深化,从而达到精神境界和审美能力的提高。 二、教学片段 对于第一次落日的解读我采取了这样的问题设计: 师:作者看到这样的落日时,他的感受是怎样的: 生(齐答):惊呆了。 师:惊叹于落日的什么? 生:惊叹于落日的颜色,是柔和的,美丽的,安谧的,像写春联的红纸;惊叹于落日的大,像车轮。 师:这种颜色难道少见吗,竞让作者如此惊叹,难道仅仅是因为落日的颜色和大小的关系,作者才这样的惊叹吗? 生:(沉默,思考) 师:请大家换个思路,思考一下甘肃定西高原的环境特点。 生:这是一个黄土高原。 师:由黄土高原,你会联想到什么? 生1:气候干旱,黄尘飞扬,千沟万壑是黄土高原典型的景观。 生2:那里一片浑黄,缺少植被,色彩单一,并且辽阔。 生3:那里的人朴实、勤劳,但是受到自然环境等一些条件的制约,那里经济落后,文化不发达,加之人口稀疏,黄土高原给人一种苍凉的感受。 师:请大家看一段关于定西高原地貌的描述(投影):这里沟壑纵横,是典型的北部高丘陵沟壑区,沟壑残塬地貌,塬面狭小,沟壑纵横,土壤储水条件差,地下水资源匮乏且开采难度大,是标准的黄土高原干旱地带。气候干燥、寒冷,年降雨量在346毫米左右,平均气温15.1摄氏度。全村28户,大约100人左右。群众分散居住在沟畔梁峁上,过去村民用水需到距离村庄4公里外的白崖子沟去驼水或挑水,往返需4小时左右,渴极了的鸟儿也在天空盘旋着,一旦发现拉水的队伍,便朝着驴背上的水囊俯冲而去。特别是下了大雪之后,路滑,只能把雪盛到锅里,融化了之后做饭用。 (作者高建群是一位善于描写西部风光的作家,其创作具有古典精神和史诗风格,因此,他关注的绝不只是自然风景,肯定糅合了对当地风土民情的观照,这里的定西高原落日让他惊呆了,也应该是在对当地风土民情的观照的心理背景之下产生的。所以这段背景的呈现是力图给学生创设一个客观的和心理的背景,以拉近和作者的距离。) 师:现在大家能不能谈谈作者为什么惊叹于定西高原那柔和、美丽、安谧和像春联的红纸一样颜色的落日了吗? 生1:像红纸一样喜庆的颜色为单调、苍凉的黄土高原涂抹了鲜艳、喜庆的色彩,就像是为高原穿上了过年的红棉袄。 生2:那柔和、美丽、安谧的情调使得身处黄土高原苍凉、干旱、寒冷环境中的人感到了温暖、安宁,这样的落日拂去了此地人们的艰辛和疲惫,呈现了田园牧歌式的温馨和安适。 生3:文中有描写“它继续依恋地慈爱地注释着人间,好像不愿离去,或者不愿离开正在注视它的我们。”,我认为,这是写出了人与自然的融合,落日以它的慈爱观照着人间,当地的人们从落日得到启示、温暖和力量,这样的景象不仅让我们惊叹,更让我们感动。 师:是的,定西高原落日的柔和、静谧之美,是一种自然界中生命力的涌动。它充满慈爱和力量。 三、反思和分析 新课程标准提倡在进行文本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而要达到能与作者对话的要求就要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这种距离包括年代上和心理上的,我们在进行古诗文教学时,首先就要介绍作者的生活年代和那个时代的特征,尤其是作者在写作这篇古诗文时的生活和情感状况,然后利用知人论世的方法进行文本解读,这种思路就是要拉近读者与作者的距离,让读者能带着古典的情感来理解作者,从而进入他的文学世界。 我在进行《西地平线上》的教学时发现,作者描写的自然风景是在西部这样一个独特地理背景下的,落日是随处可见的,然而西地平线上的落日学生可能是没有目睹过的,要理解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所引起作者的关于生命、文化、历史的联想和感悟就有了难度,因为学生与作者在心理环境是有距离的,如何缩短这个距离呢?我的考虑就是利用图片和语言创设一个西部独特地理风貌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对西地平线上落日景象的理解找到一个基点。 不仅是用我们的明眸,更要带上一颗体验的心,让我们从自然汲取生命的养分。 1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