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国志》〈董二袁刘传〉试析-OpenWebMail
《三國志》〈董二袁劉傳〉試析
鄧秀梅 96/12/19
一、前言
本傳為東漢末年幾個大軍閥董卓、袁紹、袁術二兄弟,以及劉表四人
之紀傳,本文之撰寫,主要分析此四人何以在功業彪柄之餘,卻又迅速煙
消瓦解?是否與其人之性格有關?抑或有其他不可抗拒的因素?《易》屯
卦曰:「以貴下賤,大得民也。」泰卦則道:「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
而其志同也。」欲為一方之霸主,先人的廕庇固然可助人早一步搶得先機,
但後續之發展擴充,便有繫於領導人的自我修養,是否可以如《易經》所
說「以貴下賤」,上下志意相通,不然終究會流於否亡而不自覺。
論此四人,除董卓外,其餘三人皆為王公之後,先天上便有雄厚本錢
以逐鹿中原;董卓雖是草莽出身,但他卻能掌握朝政變化之機,迅速崛起,
領先群倫,亦可謂一英豪也,如果他日後能不行種種殘虐無道的暴行,焉
有以後之三國?然而此四人在爭雄過程中,俱是中道而亡,其中原因,恐
怕是個人問題居多,鮮少不可抗拒的因素。史家對此四人的評論也是就其
個人之修為而針貶,是以本文側重他們的氣質、脾性論其得失。結構採兩
組對照,一是較得人心者,具姿貌威容,能折節下士者,袁紹、劉表屬之;
另一組則是不學無術、倨傲自是者,董卓、袁術屬之。
二、袁紹與劉表之興衰
(一)袁紹崛起之過程
按《三國志》的記載,袁紹、袁術一門,自其高祖袁安以下四世居三
1
公位者頗多 ,袁氏一族勢傾天下,顯赫無比,而紹本身也十分爭氣,不
僅姿貌威容,且能折節下士,故頗得士人之心。剛出仕即是侍御史,稍遷
中軍校尉,後至司隸,仕途不可謂不順。及至與何進商議召董卓軍團入京
謀誅閹宦,事後率領關東聯軍反抗董卓,身任山東聯軍之盟主,此時之聲
望,天下難有企及者。又使詭計從冀州牧韓馥那裡奪得冀州,隨後又逐漸
取得青州、并州與幽州,北方四大郡盡入於囊中,麾下文謀武將濟濟,以
此而爭天下,何人能敵?但在與曹操官渡一戰之後,卻是一蹶不振,直至
身死子亡為止,再不復當年的威赫。袁紹之衰敗自有其原因,縱觀他的一
1
華嶠《漢書》記載:袁安章帝時為司徒,生子袁京,袁京之弟袁敞為司空,其子袁湯
為太尉,湯有四子,袁平與袁成為左中郎將,袁逢與袁隗皆為公。
~1~
生作為,大致可以歸納出幾個因素:
1 、拒納善言
袁紹手下謀臣雲集,雖說忠奸混雜、良莠不齊,但也不乏高明睿智者,
如沮授、田豐等人,既能洞燭機先,又忠心於袁氏,然袁紹對此輩人物的
諫言提議視若無睹,充耳不聞。譬如李傕、郭汜內訌互鬥之時,獻帝逃出
長安,郭圖便曾建議袁紹迎天子而都鄴,紹不從,稍後便讓曹操迎了過去,
自此挾天子以令諸侯,袁紹白白失去一個取得正統宰輔的機會。其後紹擊
破公孫瓚於易京,為愛少子袁尙,即遣長子袁譚出任青州牧,沮授諫紹:
「必為禍始。」紹亦不聽,還強辯說:「孤欲令諸兒各據一州也。」建安
五年,曹操征伐劉備,田豐勸袁紹趁此時機襲擊曹氏大營,紹辭以「子疾」,
不許,又喪失一次解決曹操的良機。袁氏之敗,可謂自取之。
2 、好謀而不決
袁氏之興起,固由於其家族勢傾天下,然其門下聚集許多謀士,也是
助其成功的重要因素。然而這麼多的謀士人才,袁紹卻無法善用,亦無法
分辨孰優孰劣,任彼為爭寵而互相陷害,究其因,原是紹本人缺乏洞觀世
事發展的大智慧,故任由荀彧、郭嘉離他而去;在官渡一役,面對沮授、
田豐之善策猶疑不決,甚至疑心沮授另有圖謀,且將田豐下獄;至於郭圖、
審配的佞言卻是受之不疑。
綜合與袁紹同時代之人的評語,應可清楚袁紹何以徒具爭天下之資
本,最後卻是敗給閹宦之後的曹操。曹操曰:「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
忌克而少威,兵多而分畫不明,將驕而政令不一。2 」楊阜則說:「袁公寬
而不斷,好謀而少決,不斷則無威,少決則失后事,今雖強,終不能成大
事。3 」郭嘉批評道:「袁公徒欲效周公之下士,而未知用人之機。多端寡
4
要,好謀無決,欲與共濟天下大難,定霸王之業,難矣。 」陳壽總結之:
「外寬內忌,好謀無決,有才而不能用,聞善而不能納;廢嫡立庶,舍禮
崇愛,至於後嗣顛蹙,社稷傾覆,非不幸也。昔項羽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