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进行鉴别探析.docVIP

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进行鉴别探析.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进行鉴别探析

超声造影对胆囊息肉样病变性质进行鉴别探析目前临床上胆囊息肉的发病率明显升高,这与胆囊胆固醇息肉的发病率增高密切相关[1],很多胆固醇息肉因术前无法判断性质而手术切除胆囊,但这并不符合外科切除胆囊的根本意义,所以对胆囊息肉性质的术前影像学判断方法的研究非常有价值,虽报道众多,但目前仍无行之有效和公认可行的方法,本实验着眼于超声检测的新技术超声造影的应用,来对这一课题进行方法学上的初探,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随机收集无结石、无炎症的男性胆囊息肉经过超声造影及手术患者37例。 方法:所有病例术前常规超声造影检查,具体方法是晨空腹,超声平扫确定息肉的一般形态、大小、位置等,设立两个感兴趣区,面积2mm×2mm(小于胆囊壁厚度),1个位于息肉蒂部,1个位于胆囊后壁(脏面)大致中点处,一次性静脉团注声诺维4ml,接着注射生理盐水5ml,连续动态采集感兴趣区造影剂充盈强度1分钟,结果做成时间血流曲线,记录血流峰值。 术后记录息肉的病理性质:将所有病例超声造影所得时间血流曲线峰值分成胆固醇息肉组(32例)、非胆固醇息肉组、正常胆囊壁组(所有参与实验的37例胆囊的相对正常的胆囊壁组织),进行比较。 结 果 术后病理证实32例为胆固醇息肉,3例为腺肌增生症,1例为炎症性息肉,1例为腺瘤。 本组病例在所取感兴区内组织的血液灌注强度胆固醇息肉组小于非胆固醇息肉组和正常胆囊壁组织。超声造影所得时间血流曲线峰值,见表1。 讨 论 胆囊胆固醇息肉作为一个疾病,最先是由Moynihan于1909年提出[2]。在前述的病理基础上,过饱和胆汁中的胆固醇被转运到胆囊黏膜细胞胞浆,被巨噬细胞吞噬,导致巨噬细胞体积增大,移行缓慢变成泡沫细胞,体积增大的泡沫细胞在黏膜下堆积增多渐渐使黏膜隆起突入胆囊腔形成胆固醇息肉。Satoh等用电镜观察胆固醇息肉患者胆囊黏膜显示[3],有大量脂质存在于上皮细胞胞浆中,亦可见含有大量脂滴的巨噬细胞穿过基底膜进入上皮细胞间隙。值得注意的是多数胆囊胆固醇息肉的蒂中有毛细血管出入,这与通常认为的胆固醇息肉无血运的观点不同。本实验也利用超声造影的方法再次有力地证明胆固醇息肉内存在血流灌注。有研究认为胆囊胆固醇息肉内的血管为堆积的泡沫细胞向胆囊腔内突起时将胆囊黏膜的血管带入息肉内,而非其本身所具有的滋养血管。 超声造影有人把它看作是继二维超声、多普勒和彩色血流成像之后的第3次革命。心脏声学造影技术自上世纪60年代末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很大,右心声学造影在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方面的价值已得到充分肯定。声学造影在其他脏器(肝、肾、子宫、乳腺等)的临床应用中,已证实在肿瘤的检出和定性诊断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则是利用其对组织微循环的观察能力,及超声检查本身具有的实时动态的优势,来对胆囊息肉样病变的性质判断方法进行研究。 本实验结果显示出胆囊胆固醇息肉虽有微弱的血流灌注,但其强度较正常胆囊壁和真性息肉弱,这表明其为贫血管组织,这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但远非有力的胆固醇息肉的证据,本实验样本少,方法不成熟,只做为这方面研究的一个方向上的探索供大家参考。 参考文献 1 Myers RP,Shafle EA.Beck PI Gallbladder polyps;Epidenmiology,natural history and management[J].Can J Gastroenterol,2002,16:187-194. 2 Moynihan BC A.disense of the gallbladder requiring cholecystectomy[J].AnnSurg,1999,50:1265-1272. 3 Satoh H,Koga A.Fine structure of cholesterolosis in the human gallbladder and the medchanism of lipid accumulation[J].Microse Res Tech,1997,39(1):14-21. 1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