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 - 川农在线.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学 - 川农在线

套作条件下田间配置对不同株型小麦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 摘 要: 关键词:引言 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小麦产业发展特点,将我国主要小麦产区划分为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南、西北和东北5个优势区。而四川、贵州、云南、重庆等属于西南麦区的省市人多地少,丘陵、山区旱地面积比重大,复种程度高,是我国南方典型的旱作多熟农业区。近年西南小麦种植面积稳定在230万hm2左右,其中四川约占65% [1] 。 四川小麦播种面积的85%以上分布在丘陵,以套作为主,常见的模式为麦/玉/豆、麦/玉/苕、麦/棉等[2]。近年来,以2m开厢的麦/玉/豆种植模式(俗称双三0,即2m开厢、小麦幅占1m,种5行,预留1m翌年3月种2行玉米,小麦收后在小麦幅种3行大豆)具有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等优点,2007、2008和2009年被列为全国农业部主推技术[2]。该技术自2003年开始在四川省示范推广以来,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发展十分迅速,面积逐年增加,正在成为我国南方多熟制地区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项新型实用技术[3]。然而四川小麦生育期间日照时数少,温度高,湿度大。该双三0套作模式下,五行配置下的小麦内部通风透光能力弱,叶片容易早衰,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减少,较大地限制了套作小麦的产量水平。近年来,大小行距配置被证实内行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大大改善,产量三要素协调发展,有利于抗倒伏、抗早衰、提高产量[4-8]。故本试验以此为背景,在双三0套作模式下,设置三种小麦株型和四种小麦播种行数与行距变换的田间配置方式,从生长发育动态及产量的角度来研究适合双三0套作模式小麦株型及田间配置方式。其研究结果可以为南方套作小麦栽培制度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试验基本情况 试验于2010年11月3日至2011年5月16日在四川仁寿县踏水村进行。试验地土壤肥力中等,pH为7.73,有机质为1.24%,碱解氮为87.90 mg/ kg,有效磷为5.95 mg/kg,有效钾为59.57 mg/kg。供实验材料为川麦42(半紧凑,大穗型)、绵麦37(松散,分蘖型)、川农27(紧凑,协调型)三种小麦品种 1.2试验设计 该试验于11月3日用人力播种机播种,用两因素的裂区设计,主区设计为三种不同株型的小麦品种,即川麦42(半紧凑,大穗型)、绵麦37(松散,分蘖型)、川农27(紧凑型,协调型)三种,副区为四种机播行数和行距变换的田间配置方式(详见表1)。麦∕玉套作中厢模式种植,即两米开厢,预留一米次年种植玉米。小麦同时,每个处理的小麦基本苗都控制在150×104/hm2,苗期进行人工匀苗控苗。小区面积14m2,三次重复。小麦每施用氮肥135kg纯氮,过磷酸钙(P2O5 17%)450kg ,氯化钾(K2O 52%)150kg,氮肥按底:苗=7:3施用,磷钾肥全作底肥一次施入。其它栽培措施一般大田生产。 表1 主区副区因素设计 主 区 A1 川麦42 A2 绵麦37 A3 川农27 副 区 B1 3行,行距40cm+40cm B2 4行,行距20cm+20cm+20cm B3 4行,行距20cm+40cm+20cm B4 5行,行距20 cm +20 cm +20 cm +20cm 1.3测定项目与方法 1.3.1 茎蘖动态 每小区框定1m2 ,苗期从定基本苗开始每隔7天分行调查茎蘖总数,另外拔节期、孕穗期及成熟期按生育时期调查。 1.3.2干物质积累 于拔节期、孕穗期、开花期、成熟期平均取样法分行取样,将测形态指标的植株装于牛皮纸在105℃ 杀青1h,然后将温度调至70 ℃烘干至恒重,用千分之一天平称量。 1.3.3 叶面积指数 于拔节期、孕穗期、灌浆中期、成熟期分行取样,用干重法测定,三个小麦品种分别选取10株,将全株叶片摘下用叶面积仪测定叶面积,再将叶片杀青烘干后作为样品。 1.3.4有效穗、穗粒数、千粒重及产量 分行调查框定的1m2有效穗数,分行连续采取30个麦穗调查穗粒数、千粒重,剩余的装入网袋分行计产。 1.3.5数据整理 数据经excel整理后,用DPS软件进行相应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品种类型与田间配置对小麦生长动态的影响 2.1.1对小麦茎蘖动态的影响 从图1可以看出,在基本苗一致的条件下,不同配置方式下,群体茎蘖数出现先增后减的趋势,三种株型结构的小麦均在1月12日达到最高苗,在11月28日至12月14日小麦茎蘖分化的增长率较高,而在后期出现明显的消亡趋势,最终三个品种的小麦茎蘖分化数下降到几乎趋于一致的水平。绵麦37的分蘖能力最强,苗期的茎蘖数均高于其他 图1 套作条件下田间配置对不同品种小麦茎蘖动态影响 两个品种,且在B4的配置方式表现最为突出,但最后以B1配置方式下的最终茎蘖成穗率最高,达到53.2%。同时,田间配置对绵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