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八五”国家重点学术著作计划项 目
中国市场经济体制论
赵石宝 杨敏 著
人 民 出 版 社
序
刘 国 光
市场经济问题,是社会主义经济中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
题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 出,我国经济改革的 目标是建立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既是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认识进一步
深化的结果,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实践进一步发展的要求。
它标 志着我们 党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的认识登上 了一个新高峰。
所谓市场经济,简单地说,就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基本方式
的经济。它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产物,不以社会基本制度的
变更为转移。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
念。商品经济是与 自然经济、产品经济相对而言的,指的是人类社
会经济活动中交换行为是否具有商品性;市场经济是与计划经济
相对应的,这是作为资源配置方式来说的。从逻辑的角度看,商品
经济属 于此较抽象的本质的内容层次,而市场经济则是更为具体
的现象的形式层次。可以说,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现象
形态。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考察,商品经济由来已久,在原始社会
末期就有 了萌芽,它存在于多种社会形态之中,到现代社会达到高
度发达的程度。但是,我们不能认为在商品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上
都有市场经济。有商品交换当然要有市场,但那不等于市场经济。
在古代及 中世纪地中海沿岸有相当发达的商业城市,中国古代秦
汉时期就有长安、洛阳、临淄等著名的商业城市,国外古代城堡周
围的地方小市场,我国一些边远落后地区至今仍有赶集、赶场,它
们都 离不开市场,但都不能叫做市场经济。形成市场经济要有一
定的条件 ,那就是商品和生产要素要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自由流
动,优化配置。这就需要一个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要逐步伸向世界
市场。所 以说,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这是从资源
配置这一经济学基本观点提 出来的。
党的十二届三 中全会提 出的 “有计划商品经济”新概念,无疑
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的一次重大突破,但也不可避免地有一定的
历史局 限性 。它未能彻底解决计划与市场究竟何者为资源配置的
基础方式问题 ,以至人们仍然不能摆脱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
作是 区别两种社会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去年初,邓小平同志南巡
讲话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
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这一科学论断从根本上
破除 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是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传统观
念,诊治了我们在市场经济问题上常犯的 “恐资病”。去年10月,党
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经济改革的 目标模式
写进 了报告 中。这无疑是我 国继80年代初提 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概念后,在90年代初发生的理论上的又一次重大突破。这一突破,
将 为 我 国 跨 世 纪 的 改 革 开 放 奠 定 了 坚 实 的 理 论 基 础 。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由于长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因而对市
场经济问题 的研 究和探讨起步较晚。改革开放 以来,尽管理论界
不少学者一直认为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甚至有人明确地提 出
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但这种观点始终没有占上风。自
十四大提 出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后,我国经济理论界对
市场经济的研究进展极为迅速。这期间,报刊杂志陆续发表了不少
文章,许多研究部门召开过专门的理论研讨会。但是,应该看到,我
们对市场经济的研 究还有待纵深拓展。无论从推动社会主义改革
实践的深化,还是从促进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目前都迫切需
要对 市 场经 济 问题进 行全 面的 系统的研 究。赵石 宝、杨敏二 同志
的这本著作 ,正是适应 了这种客观 实际的需要 ,并在这方面作 了可
贵的探索。
这本著作 的主要特点是 ,以现代市场经济的理论为依据,以我
国经 济改革 的实践 为基础 ,全 面 而 系统地 阐述 了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理论 的一 系列 重 大 问题 ,并力 求构筑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
制 的基 本框 架 。作 者在 这 本著作 中,所 涉及 的问题覆盖着我 国政
治、经济、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