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气候与水文1序言本课重点在于对中国气候与水文的认识.DOC

第3课气候与水文1序言本课重点在于对中国气候与水文的认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3课气候与水文1序言本课重点在于对中国气候与水文的认识

一、序言 本課重點在於對中國氣候與水文的認識,同學研讀時,除了要把前兩課中國的疆域與地形讀熟外,更要把氣候、河川的概念加入,這樣中國的自然地理才算完整。 填圖題 (A~F代表氣候區) ▲圖1  1. 季風氣候:( 溫帶季風 );( 副熱帶季風 );( 熱帶季風 ) 2. 乾燥氣候:( 溫帶草原 );( 溫帶沙漠 ) 3. ( 高地 )氣候 二、影響中國氣候的因素 1. 緯度: (1) 中國南北緯度越跨50度:氣候涵蓋( 熱帶 )、( 副熱帶 )、( 溫帶 )。 (2) 年溫差:緯度愈高,年溫差愈大;緯度愈低,年溫差愈小。 2.地形: (1) 地勢高低影響( 氣溫 )變化: 高度愈高,氣溫愈低。 青藏高原平均高度大於4,000公尺,因此氣溫偏低,形成( 高地 )氣候。 (2) 迎風、背風坡影響( 降雨 )多寡:東半部山脈的( 東北—西南 )走向,造成夏季  ( 迎風 )坡溼潤多雨,背風坡較為乾燥少雨。 (3) 山脈的高度與走向影響( 季風 )的吹送: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東南部低矮丘陵,不易阻隔水氣,夏季來自海洋的暖溼氣流,仍然可以深入內陸造成降雨。 3. 距海遠近: (1) ( 沿海 )地區受海洋調節,氣候較為溼潤,年溫差小。 (2) 內陸地區( 蒙新 )一帶,距海遙遠,缺乏海洋調節,故氣候乾燥。 4. 季風: (1) 定義:季風是隨著季節交替而方向相反的風。 (2) 分布:中國( 東 )半部的氣候深受季風的影響。 (3) 形成原因: 大範圍的( 海陸 )比熱性質的差異:中國位居世界最大的陸塊—( 歐亞 )大陸,且面臨世界最大的洋—( 太平洋 )。 海、陸比熱關係: 項目 比熱 吸熱 散熱 海洋 較大 較慢 較慢 陸地 較小 較快 較快 (4) 冬、夏季風: 夏季季風:夏季時,太陽直射( 北半球 ),亞洲大陸吸熱快速,因此陸地氣溫高於海洋,亞洲內陸地區出現( 低 )氣壓。而海洋溫度相較於陸地低,因此海洋形成( 高 )氣壓,而風是由( 高 )氣壓吹向( 低 )氣壓,所以此時風由( 海洋 )吹向    ( 陸地 ),形成( 夏 )季季風,特性是潮溼、多雨。 冬季季風:冬季時,太陽直射( 南 )半球,亞洲大陸散熱快速,因此陸地氣溫低於海洋,亞洲內陸地區出現強大的( 高 )氣壓。而海洋溫度相較於陸地高,因此海洋形成   ( 低 )氣壓,而風是由( 高 )氣壓吹向( 低 )氣壓,所以此時風由( 陸地 )吹向( 海洋 ),形成( 冬 )季季風,特性是乾燥、少雨。 貼心叮嚀 氣壓: 1.定義:指大氣的重量所造成的壓力。以百帕(hPa)為單位。 2.在對流層中,氣壓的高低主要受溫度和高度的影響。 (1)溫度相同時:高度愈高,氣壓愈低。 (2)高度相同時:氣溫愈高,氣壓愈低。 (3)夏季時,亞洲陸地增溫快,氣溫高,空氣受熱膨脹,密度較低,空氣垂直上升,形成低氣壓。 (4)冬季時,亞洲內陸嚴寒,氣溫低,空氣遇冷收縮,密度相對較大,空氣垂直下沉,形成高氣壓。 三、氣溫與降水的時空差異 1. 冬、夏氣溫分布的空間差異: (1) 夏季溫度:中國大部分地區夏季氣溫均高於20℃。僅山地與高原的溫度較低,因氣溫受   ( 地形 )影響。 (2) 冬季溫度:冬季等溫線大致呈東西走向,緯度愈高,冬溫愈低,氣溫分布明顯受到( 緯度 )影響較大。 2. 雨量分布的空間差異: (1) 雨量分布的空間差異:由( 東南 )向( 西北 )遞減。 (2) 成因:中國的降雨分布受到( 夏季季風 )與( 距海遠近 )所影響。 (3) 夏季時,季風來自( 太平洋 )與( 印度洋 ),帶來溫暖潮溼的空氣與豐沛的雨量,使 ( 東 )半部氣候溫和多雨,是主要雨季。 (4) 冬季時,來自( 蒙古 )一帶的乾冷空氣,難以成雲致雨,因此,中國冬季普遍乾燥少雨,屬於乾季。 (5) 秦嶺、淮河大致與( 750 )mm等雨量線相符。 四、中國的氣候分區 1. 季風氣候: (1) 分布:中國( 東 )半部受到季風的吹拂,形成夏雨冬乾、溫和溼潤的季風氣候。 (2) 特徵:年雨量超過( 500 )mm,雨量由南向北遞減。 (3) 依據緯度高到低可分:( 溫帶 )、( 副熱帶 )、( 熱帶 )季風氣候。 2. 乾燥氣候: (1) 分布:中國內陸的內蒙古、新疆、寧夏和甘肅等省區。 (2) 原因:距海遠近,( 夏季 )季風不易到達,且地形阻隔,水氣難以抵達。 (3) 特徵:年雨量不足( 500 )mm,日溫差及年溫差均大。 (4) 依據雨量多寡可分:( 沙漠 )氣候與( 草原 )氣候。 3. 高地氣候: (1) 分布:高度超過3,000公尺的地形。例如:( 青藏 )高原及( 天山 )山脈。 (2) 特徵:冬寒夏涼,( 氣壓 )與( 氣溫 )隨高度增加而遞減,日溫差大,年溫差小。 ▼表1 中國氣候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