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3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

维普资讯 第1o卷特刊 地学前缘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Vo1.10Suppl 2003年 8月 Earth~~k:ienceFrontiers(ChinaUniversityofGeosciences,Beijing) Aug.2003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 邓起东,张培震,冉勇康,杨晓平, 闵 伟, 陈立春 (中国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29) 摘 要:文中研究了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包括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和活动块体 与地震活动的关系。全部8级、绝大部分7~7.9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块体边界活动构造带 内;但对 内部有次级活动构造的块体而言,少数7~7.9级地震和部分 6~6.9级地震也可能发生在块体 内部 的活动构造带上。大地震与活动断裂、活动褶皱和活动盆地的关系十分紧密,70多次 7级以上地震 的同震破裂带及其位移参数与活动构造完全一致 ,7~8级地震均发生在活动断裂、活动褶皱和活动 盆地带内,仅个别地震由于发生在高原和高山区,情况不明,6~6.9级地震则大约有 5 ~15 发生 在活动构造带外或者情况不明。由于中国各断块区应力环境的差别 ,各区活动构造变形和地震发震 构造类型也有所不同,文中对不同构造区走滑型,逆断裂一褶皱型和正断裂一拉张型活动构造和地震发 震构造模型作 了讨论。 关键词:中国;活动构造;地震 中图分类号:P575.1;P597一.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321(2003)SO一0066一O8 震带和潜在震源区,分析强震发震构造和发震地点 0 引言 的有力依据 。以下 ,我们对 中国活动构造与地震活 动的关系略加讨论 ,以促进地震危险性评价研究工 由于活动构造反映的是晚第 四纪 10~12万 a 作。 以来的最新构造活动,与现代构造活动是相连一体 的,所 以,它既能反映现代地球动力作用,也与地震 1 活动块体与地震活动 及其他地质灾害密切相关。 中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隅,被印度、太平洋和 研究表 明,除喜马拉雅 (PB1)和台湾(PB2)活动 菲律宾海板块所挟持,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边界 构造带分别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 ,菲律宾海板块 位于喜马拉雅山活动构造带 ,台湾则是欧亚板块与 与欧亚板块之间的边界活动构造带之外,在 中国大 菲律宾海板块之间的边界活动构造带。板块间的相 陆内部活动构造的分区性也表现得十分清楚。各区 互作用,加之欧亚板块 内部深部动力的联合作用,造 的最新构造变形特征和应力状态均有显著差别,地 就了中国大陆内部活动构造和现代构造 的复杂性及 震活动特征也明显不 同,显示 了二者之 间有着密切 地震活动的弥散性,即使如此,二者的密切联系仍然 的关系l1j。如 图 1所示 ,除上述两条板块边界活动 是清晰可辨的。这种相关性表现在活动构造的各个 构造带 (PB1和 PB2)外,中国I级活动构造分区还 方面,活动断裂、活动褶皱、活动盆地和活动块体与 有:青藏断块区 (A)、新疆断块区(B)、东北断块区 地震活动均表现出紧密的相关性,从而构成划分地 (C)、华北断块区(D)、华南断块区(E)和南海断块区 (G)。每一个 I级断块区内又可分为若干 Ⅱ级断 收稿 日期:2003—07—06 块 ,共 34个 Ⅱ级断块l1]。断块区和断块的边界主 基金项 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 目(G1998040701);中 要由活动断裂带、活动褶皱带和活动盆地带组成,它 国地震局 “九五”重点项 目 们可以是一条简单的断裂带,如 巴颜喀拉断块 (A3) 作者简介 :邓起东(1938一 ),男,研究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