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救教学的策略.ppt

  1.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补救教学的策略

以上四點,只有第三、四兩個類型中的乘法的乘數、被乘數可交換;而前兩個的乘法意義中的乘數、被乘數都代表著不同的意義,所以是無法被交換使用的。 想想看,上面的題目是哪一類的問題情境?   想想看,上面的題目是哪一類的問題情境?   想想看,上面的題目是哪一類的問題情境?   第一階段:引入除法算式前 包含除問題:可能有那些解題策略?如何記錄(過程記錄)? 以包含除問題「14個蘋果,3個蘋果裝一盤,儘量裝完,可以裝成多少盤,剩下幾個蘋果?」 解題策略?如何記錄(過程記錄)? 累加策略 累減策略 第一階段:引入除法算式前 等分除問題: 以等分除問題「14個蘋果,平分裝成3盤,儘量裝完,一盤可以裝幾個蘋果?剩下多少個蘋果?」為例,學童可能有那些解題策略?如何記錄(過程記錄)? 一次一盤分1個策略 嘗試錯誤策略 第二階段:引入除法算式 (1) 開放解題,等分除與包含除是兩種不同的問題類型,會有不同的解題策略。 (2) 限制解題策略,限制包含除問題使用連減策略,等分除問題使用一人一次分1個策略,透過都可以使用減法算式來記錄的特徵,幫助學童將等分除與包含除問題視為相同的解題活動類型。 第二階段:引入除法算式 (3) 引入包含除問題的算式記錄(摘要記錄) (4) 引入等分除問題的算式記錄(透過一次一盤分1個策略,將等分除問題轉換成包含除問題,借用包含除問題的摘要記錄來記錄等分除問題)。 除法問題的語意 就問題語意的觀點,除法問題可以區分為『等分除』問題及『包含除』問題: 包含除問題(已知總量及單位量,單位數未知,例如:14個蘋果,3個蘋果裝一盤,儘量裝完,可以裝成多少盤,剩下幾個蘋果?) 等分除問題(已知總量及單位數,單位量未知,例如:14個蘋果,平分裝成3盤,儘量裝完,一盤可以裝多少個蘋果,剩下幾個蘋果?) 第三階段:引入除法算式後(強調解題效率) 包含除的解題策略: 連減策略 先乘後減策略 有效率(十進結構)的先乘後減策略 等分除的解題策略: 轉換為包含除策略 「色紙」之用 概念V.S.技術 概念擴張 獨立可計數 分數量感的培養 可運作的心像 分數意義的引入 幾分之幾? 添加型 併加型 四份中的兩份 兩個四分之一 單位分量 ?張 ?張 ?張 ?張 ?張 ?張 ?張 ?張 1張可以分成4個1/4張 4個1/4張可以合成1張 分數的數詞序列1/4… ?張 ?張 分數意義的擴張 從「部分/整體」到「單位分量」 單位分量之分數問題 單位量之轉換 (整數的分數倍) 乘法 除法 4×3=12 排幾排? 排幾顆? 1排 12÷4=3 4×2=8 8÷4=2 4×1 3/4=7 7÷4=1 3/4 4×1 1/4=5 5÷4=1 1/4 4×3/4=3 3÷4=3/4 1排 1排 分數量?分數倍? * * * * * * * * * * * * 分享者:國教輔導團 黃韋蓉 補救教學的策略 一、補救和輔導並重: 二、補足先備能力: 三、教材簡化、淺化: 四、加強語文的閱讀能力,及發表能力 五、用具體的圖像表徵有助於解答: 數學表徵方式 具體表徵 圖像表徵 符號表徵 舉例:桌上有5顆蘋果吃掉三顆蘋果,剩下幾顆蘋果? 5-3=2 以課本佈題為例 具體表徵 圖像表徵 符號表徵 畫圖 100 10 1 348+228=576 錢幣、古氏積木 具體表徵 圖像表徵 符號表徵 算式 成人直式算則 加法與減法   「合成」— 加法的概念;兩個數可以合成一個新的數。(如1和4合成了5)。 「分解」— 減法的概念,一個數可以分為兩個數。(如7可以分為2和5 )。 合成 與分解 加法與減法的問題情境   如「被比較量未知」:「小新有三個機器人,風間比他多六個機器人,風間有幾個機器人?」 以及「全體已知,求部分未知」:「草地上停著十隻鳥,六隻是白色的,其他是黑色的,請問黑色的有幾隻?」 如「小新買了一顆牛奶糖以及四顆水果糖,他總共買幾顆糖?」 「併加」型 「比較」型 如「胖虎回家後吃了一個布丁,寫完作業又吃了兩個,他一共吃了幾個布丁?」。 如「小新有五張貼紙,送了一張給妮妮後,還剩幾張?」 如「風間已經有兩個徽章,還需要幾個,他就有五個徽章了?」 「添加」型 「拿走」型 「追加」型 想想看,上面的題目是哪一類的問題情境?   想想看,上面的題目是哪一類的問題情境?   想想看,上面的題目是哪一類的問題情境?   想想看,上面的題目是哪一類的問題情境?   想想看,上面的題目是哪一類的問題情境?   加法與減法   教學策略 在這些問題的教學中,使用生活中的情境,讓學童掌握使用教具或畫圈圈來理解這些問題的結構,並協助解題。 經常要學生解釋題意,如:「你覺得這題的題目是在說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