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理论何为 - 文艺学
文艺研究2010 年第9 期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理论何为
赵 勇
视觉文化是一种后现代文化、消费文化和大众文化。在视觉文化时代,视觉思维与影视逻辑已进入到文学的内部构成
之中,从而改变了小说的生产方式、叙事方式和语言表达方式。面对这种文学变化的格局,文学理论与批评应该聚焦
于文学与新媒体的“结合部”,其研究视角可调整到印刷文化与视觉文化之间、精英文学与大众文学之间、美学分析与
意识形态批判之间。如此做法才有可能激活当下的文学理论,让它有所作为。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 ①
“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是
科学重大项目 “大众文 丹尼尔·贝尔在1978年做出的判断。时隔三十多年,我们这里也应验了他的这一判断。可以毫
化的冲击与新世纪中国 不夸张地说,我们已经大踏步地进入一个视觉文化时代:几乎所有的文化产品都围绕着视像
文学的嬗变”(编号: 化展开,视觉美学、眼球经济业已成为文化生产的内在逻辑。而在此过程中,文学的生产与消
07JJD751074)阶段性成 费也成为视觉文化的一部分。既如此,这个视觉文化究竟是什么文化?视觉文化与文学的关系
果,并获“新世纪优秀人 如何?文学生产在视觉文化时代已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文学理论该如何应对这种变化,又该
才支持计划”资助 如何做出调整?这些问题是需要我们面对的。
一
虽然关于视觉文化的论说已有许多,但为了更好地分析视觉文化与文学之间的关系,对
视觉文化做出相关的梳理与界定依然是必要的。
从一般的意义上看,视觉文化对应于印刷文化,是当代文化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之后所形
成的文化形式。在哲学界和美学界,与视觉文化来临相关的另一表述是“图像转向”(pictorial
②
turn),以此对应于当年的“语言学转向”(linguistic turn)。而结合西方学者关于视觉文化问题
的相关思考,视觉文化又可在如下层面上加以确认。
14
视觉文化时代文学理论何为
首先,视觉文化是一种后现代文化。米尔佐夫(Nicholas Mirzoeff)认为:“印刷文化当然不
会消亡,但是对于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它已成为现代主义的标记)却孕生了一种后现代文
化,越是视觉性的文化就越是后现代的。”又说:“后现代主义标志着一个时代,在这个时代里,
视觉图像以及那些并不必然具有视觉性的事物的视觉化在戏剧性地加速发展,以致图像的全
③
球流通已经达到了其自身的极致,通过互联网在高速运转。” 无独有偶,艾尔雅维茨(Ale觢
Erjavec)在论述视觉文化时也指出了它与后现代主义的关联:“后现代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从
视觉出发。它是一种图像和图画不仅相互纠缠、而且可以互换的视觉文化。”“在后现代主义
④
中,文学迅速游移至后台,而中心舞台则被视觉文化的靓丽辉光所普照。”
如果从文学的角度出发,以上两位论者的思考似可延伸出如下理解:在视觉文化时代,文
学从总体上看已经处于一个边缘的位置,这不仅是因为文学的可视性差或者简直就不存在什
么可视性(所谓的“文学形象”其实不过是我们借助于自己以往的视觉经验并通过想象在头脑
中形成的一种幻象,所以才有“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说),而且也因为视觉文化的
传播载体(如电影、电视和互联网等)要比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