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隐喻鉴赏教学应用于国小高年级学童自我概念之 - 艺术与设计学系.pdf

视觉隐喻鉴赏教学应用于国小高年级学童自我概念之 - 艺术与设计学系.pdf

  1.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视觉隐喻鉴赏教学应用于国小高年级学童自我概念之 - 艺术与设计学系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 藝術教育與設計學系 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研究生論文研討會 視覺隱喻鑑賞教學應用於 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研究 ─以超現實風格圖畫書為例─ 作者 〈研究生〉:曹雅珍 視覺隱喻鑑賞教學應用於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概念之研究 ─以超現實風格圖畫書為例─ 新竹教育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 曹雅珍 摘要 近年來圖畫書已經廣泛的被應用於孩童的身上,一般而言,孩子看到畫面後,常會主動 的對畫面做簡單的解釋。 然而現代的視覺圖像傳達上,一股視覺語言的修辭法,逐漸影響在孩童們經常閱讀的圖 畫書畫面表現之中。在閱讀上,圖畫扮演著輔助文字的角色與尋找線索、暗示、解謎的功能。 研究者發現,各式各樣的圖畫書中,又以超現實風格的圖畫書所具備的暗示和隱喻圖像十分 豐富,透過這些暗示和隱喻,把抽象的概念以具體的視覺圖像做展現,孩子的想像力更能夠 盡情發揮;而在超現實風格圖像中探索 ,促發孩童主動尋求解釋的動力,並賦予圖像新的意 義 。 本研究之對象為國小高年級學童,此階段的孩子處在自我意識養成的階段,對於現實世 界的感受敏銳。因此研究者對於孩童是否能藉由圖象投射自我,感到十分好奇。並將採用超 現實風格圖畫書為視覺隱喻鑑賞的媒材,以此風格之圖像為媒材 ,了解超現實風格圖畫書之 圖像對國小高年級學童而言,自我概念是否能有所投射,並將抽象的概念投射於具象的圖像 之上 ,形成自我投射式的隱喻解讀。 本研究欲透過鑑賞超現實風格圖畫書,以新竹市國小高年級五年級的一個班級為例,探 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視覺隱喻的圖像解讀方式,以及自我投射式的隱喻解讀內容為何。本研究 採文獻分析探討相關理論,並以開放性問卷蒐集質性資料進行歸納分析。以下具體說明本教 學研究之研究目的及研究結果 。 本研究之研究目的為: 〈一〉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的視覺隱喻解讀方式為何 。 〈二〉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投射式的隱喻解讀內容為何。 本研究之研究結果為: 〈一〉國小高年級學童的隱喻解讀方式分別為:以畫面當中出現最多的物件來做解讀、直 覺、大小比例、畫面當中出現數量最少的、人物的動作與表情、色彩明暗、空間關 係、質感來解讀。 〈二〉國小高年級學童自我投射式的隱喻解讀內容為:課業表現、正面和負面的情緒、家 人間的互動、孤單感、友情的互動、害怕的事件。 關鍵字: 視覺隱喻、視覺藝術鑑賞教學、自我概念 、超現實風格、圖畫書 壹、 緒論 一、當代視覺圖像與教育之關聯 在現代的社會當中,視覺圖像無所不在 ,舉凡街頭上的海報、平面廣告、電視廣告,皆 為運用視覺傳達訊息的例子。然而現代世界另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就是,現實世界被圖像化 了,圖像取代現實,成為當今時代的新現實〈高燕,2009 〉。現代媒體在訊息傳達除了將語言 視覺化,其實也應用了許多視覺隱喻的技巧。因為隱喻式的圖像表達能夠用一種令人驚奇的 表達來增添廣告的趣味性,引起觀者的注意〈張露心,2006 〉。也就是說,透過隱喻的表現方 式可以引發新奇的感受,脫離傳統平鋪直述的視覺表現方式,讓觀看的人能夠更進一步思考 比對,加深對圖像解讀的印象或產生新的理解。然而隱喻的圖像表現方式,在教育上的應用 仍屬少見 ,這有沒有可能成為另一種表達的方式呢? 研究者在國小任教藝術與人文課程時,觀察到國小兒童尚未充分熟練精微的語言表達抽 象情感的能力,然而圖像似乎能夠提供一個媒介,使他們更具體的表達內在的情緒或概念。 美國的藝術治療協會〈American Art Therapy Association 〉曾經將藝術治療分成兩個主要的取 向,其中的藝術本質論是認為「藝術創作即是治療」,因為在創作的過程中,可以紓緩情緒並 且有助於自我認識和自我成長〈陸雅青,1999 〉。呂素貞(2005 )基於這樣的理論,進一步提 出,如果能將藝術所擁有的治療力量,推廣到學校的藝術教育中,讓學生透過創作的這種非 語言的力量,學習一種紓解情緒的方式、一種溝通自我內在與外在的橋梁,進而學習到對自 我的肯定、了解與接納就是藝術教育能對孩子自我發揮的功能

文档评论(0)

magui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40007116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