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称平衡的形式美.PPT

  1. 1、本文档共4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对称平衡的形式美

例如用逆光拍摄人像时,由于脸部无色调变化而呈黑色,使人脸成为二维图像。侧面光可以突出质感和产生色调对比,创造透视效果。在拍摄一排大树形成的水平阴影时,只有当阴影从前景到后景逐渐变窄,才会感到有纵深感。换句话说,减小阴影面积与造成阴影的侧光是同样重要的。产生强烈的纵深感是从画面的任何一角射入的光所造成的,因为这种光线能产生斜线条似的阴影,使之从前景穿向后景,或以别的方式表示深度。 (4)颜色能影响深度透视。 在日光的照耀下,暖色距离向前靠,冷色距离向后靠。在同等距离内,红色的物体比蓝色物体距离似乎靠前些。此外,某种饱和突出的原色(红色)比该色系的复色(粉红色)显得更近些。 4. 透视与变量 尽管本部分将可变因素与光分开研究,但还有一些影响透视效果的可变因素,它们仍受光线强度、光质和光色以及光照方向等因素的影响。(图2-1-19) 图2-1-19 透视与变量 (1)清晰度 轮廓清晰的物体比因聚焦、雾色或其他自然因素所致而不太清晰的物体,显得距离更近些。例如聚焦清晰的叶子,一般比聚焦不清晰的叶子显得似乎距离近些(尽管聚焦不清晰的叶子实际上要近些),但由于前景中的物体在焦点外,便可能产生光的幻视,有时对物体的位置很难判断。 (2)尺寸 一般来说,物体越大,距离显得越近,尤其在对形状同样或相近的小物体对比时,更为突出。当然,相反的情况也是如此——物体越近,形状越大。这些透视概念是生活中的一般常识。相对尺寸大小或比例关系确实能强烈地表示距离远近,但摄影者很难在自然界中寻找到与其相反的现象。有时摄影者有意在画面中加入另一物体,才得以增加比例,提高纵深感。例如一条渐渐消逝在远方的草原之路,无法产生强烈的纵深感。那么,摄影者可以等待一辆小汽车出现在遥远的水平线上,借以“校正”我们的视觉差,只要无损于照片的主题就可运用。如在荒野中增添人物,也有可能会增加比例感,但也可能削弱照片中的环境气氛。 (3)布局 画面的下半部能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并显得比上半部画面距离更近,特别是水平线靠近画面中心就更是如此了。底部画面的物体一般显得比上部画面的物体距离近些,这也与生活的真实相符合:近物体一般比远物体在空间中占有的位置显得更低些。 置于一个物体前面的物体,距离显得较近,这是不言而喻的,因为它的确是近些。即便在前景中的物体比后面物体要小的情况下,我们也能观察到这一点。因此,重叠常是创造透视感的重要因素。 (4)斜度 斜线,如斜放的水平线或垂直线,显得很不稳定。斜线可增加张力,使构图具有动态感。而张力表示运动,意味着运动空间。尽管在照片的平面上,斜线可向上指或向下指,也可以向前倾或向后倾。我们可以将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转化为对照片中空间的理解,由此而增加了画面的纵深思想。 光线、变形和其他可变因素都影响着我们感受照片的纵深度。一般透视是顺其自然而形成的,你大可不必过多地考虑。如果你感到画面的纵深感会产生某种错觉,可以适当增减透视来提高画面质量,同样可采用前面提到的技巧。应仔细观察自己的照片,看能否通过光线的变化、变形以及其他因素的变化来改善透视效果。但不要被这些理论所迷惑而影响你的摄影实践。 二、形态 就一般形态的表现意义而言,形态是泛指能概括某一具体物体的外在形式以及根据形式所显示的理念模式。例如橡树和榆树的外在表现都为“树”或“树的属性”,我们称之为一种感性的概念,即橡树、桦树、云杉树以及其他各种树的形 态。物体的外在表现形象也常显示更为抽象的概念。例如有人隐喻树是坚韧,花是娇媚脆弱。虽然这些概念仅反映到某一物体的感性认识或一般形态,但是它们比“树的属性”要抽象得多。实际上,题材作为抽象的特征,如坚韧或脆弱,也可 称之为形态转化的形式,即照片的表现主题。 第四节 色彩的形式 一、颜色的本质 在黑白照片中,构图对情感的作用仅依赖形态:形状、线条、质感和透视性。这一切都来自影调。在彩色照片中,形态一般建立在构图的结构上,而颜色对人的情感有着更大的作用。我们常根据物体的形态来判定自然物,而依据其颜色来决定是否喜欢它们。(图2-1-20、图2-1-21) 图2-1-20 色彩的形式(一) 图2-1-21 色彩的形式(二) 假想要建筑或购买一幢房子。形态是房子的结构——它的骨架(如房基、大梁、支柱等)和外在表现形式(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平顶或尖顶)。颜色与房子的稳定性和牢固性无关,但对你是否想住进去却有很大的影响。外部颜色和每间房间的色彩都会影响你的决定,因此,从房子的整体而言,颜色应作为主要因素来处理。房子的颜色应与其形态协调,并对人的情绪产生积极影响。 二、颜色的情感 光源色温(暖和冷)影响着人的情绪,有时影响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