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观测技术》科普文学杂谈.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一篇  测震技术 测震技术 人类对地球 的认识 ,是 以观测为基础 的。测震技术 ,就是利用现代观测手段对各种地震 信息,特别是随时间变化 的动态地震信号进行检测、试验 、分析 ,并从 中提取有用信息的一 门技术。这种检测和分析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地震是一种带有突发性质 的、对人类具有很大危害 的 自然灾害 。为 了认识这一 自然现 象,且减轻其灾害,就需要使用各种测震仪器 以种种方式布设在各地或安装在建筑物各部位 上进行观测记录,同时,这也为研究地震成因,探索地震预报和防震、抗震、减震提供了重要 的数据信息。因此 ,测震是地震工作 中最基础 、必不可少 的重要 的手段 。测震技术是地震学 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分科 。 地震除了可能给人类造成灾难外,还为人类探索不可见的地球 内部结构留下了珍贵 的数 据。所以,对地震的观测和记录,进而分析和解释,一直是地球学科中最根本的内容。 测震技术发展史 我国是世界上研究地震最早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早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国家。 目前 已发掘的史料证实,我们的祖先,在 多年前,即公元前 年就 已开始 了记 录重大 的地震事件 ,历代相传 ,积累的丰富地震史料 已成为世界 自然科学宝库中极为难得 的 财富。 测震技 术 的发展是和测震仪器 的发展密不可分 的。测 震仪器 的发展大致可分 为五个 阶段。 验震器阶段 远在公元 年 ,我 国古代科学家张衡于东汉 阳嘉元年制成 了候风地 动仪 ,装在京城洛阳,并记录到非地方性的地震 ,如公元 年 月 日发生在甘肃 的地震 即是一例 这个仪器是世界上最早的验震器 。 张衡 的候风地动仪只能记录地震动 的首次冲击方 向,故称做验震器 ,但 国外直到 多 年后,即 世纪 以后才 出现类似 的仪器 水银验震器 。 杠杆放大记录测震仪阶段 (机械杠杆和光杠杆放大方式 )。测震仪是指能记录地震波 动过程 的仪器 由于验震器不能将地面运动 的全过程精细地记录下来 ,得不到更多可供研 究 的资料,因而后来被测震仪所取代 。 年 以后英 国人伊文 、格雷( )和 米尔恩 )制成第一架具有科学意义 的较实用 的测震仪 ,后在世界许多地 区安置和运 用,使测震技术向前迈进 了一大步。 世纪以来 ,测震仪有 了显著进步。如 年 日本大森房 吉制成机械杠杆放大 熏烟记 录的水平摆式测震仪。同年德国维歇尔 ( 制成倒立摆式大型水平 向测震仪。 电流计放大记录测震仪阶段 。由于杠杆放大记录测震仪是地震计与记录装置合放 同 一地 点 ,不 能分开 ,故对 地 震 的观 测 带来 许 多不 必要 的相 互干 扰 。 年 俄 国伽 利 津 )制成 电流计记录式测震仪 ,将机械能转换为 电能,并将地震计与 电流计记录 系统分开,提高了测震仪检测地震的能力和灵敏度 。 电子放大测震仪阶段 。二战后 ,测震仪 的研制又有重要进展 ,电子技术 的引入使得 测震仪取得 了长足进展 。测震仪 的放大倍率 ,从千倍级提高到数万倍甚至百万倍级 ,因而使 观测微小地震成为可能 。观测频率范 围也大大展宽,可测范 围从百分之几秒至数千秒 。由于 遥测技术 的发展 , 年 月美 国宇宙飞船 阿波罗 号 ( )首次将测震仪安装在月 球表面。在地球表面上进行遥测记录,得到不少有益的资料 。 数字测震仪阶段 。 世纪 年代 以来 由于 电子技术 的新成就广泛应用于测震技术 , 特别是 引入 了数字化设备和微处理机技术 ,使测震水平提高到一个 以数字记录为特征 的新阶 段。许多国家都相继安装了数字测震仪。 中国测震技术发展史 中国是世界上大陆地壳活动最剧烈的国家之一,地震活动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