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测与防震减灾》科普文学杂谈.pdfVIP

《地震预测与防震减灾》科普文学杂谈.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第 一 篇 地震预报方法与思路研究 地震短 临预报 思路 董国胜 年开始 ,作者作为主要组织和者参加者 ,在滇西地 区开展 了大规模 的地震短临预 报指标研究。共提 出了 多条短临预报指标,其中精选 出 条作为 日常监测用 。在短临 指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要求各地 以自己所处的地质构造单元为主体,制定短临预报综合 方案。 短临预报指标的研究是在过去数十年震例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是震例 总结的一种 “逆思路 ”,即先找到某一手段或方法的重复性定量指标,考察其历史贡献 ,将 对应率和概括率较好的作为指标用于地震预报。 对地震预报指标可作如下定义:在地震预报 中,对异常母体整体特征进行分析 ,利用某 种科学思路,抽象出与地震相关的规律属性,得到定量判据 ,并考察历史贡献,当其可能满 意度达到一定阈值时,称为地震预报指标。地震短临预报指标具有定量化,整体性强,预测 度清晰等特点。 作者总结了近几年滇西地 区的短临预报工作,在地震短临预报领域中提出 “ 地震短 临预报 思路 ”,并于 年 月在 中国西部地震科学学术讨论会上宣讲 了论文 ,引起 了反 响,得到了有关专家的高度重视。 短临预报思路的主要 内容是:利用两种研究方法 ,分析两类前兆异常,制定一套综 合预报方案。 两种研究方法是指 :①震例法。震例法是传统的地震预报研究方法,即通过震例总结, 归纳 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 以预报未来将要发生的地震。②指标法。指标法是通过对前兆 母体整个过程的处理,在正常背景下,定量描述异常,或在一个面上考虑系统的发展变化过 程,找到变化规律,它的思维方式是先有异常再对应地震。 两类前兆异常是指:①指标型异常。这类异常是定量的,多次重复出现 的。如滇西所选 的指标,要求历史对应率,即,预报准次数 异常指标达到数 ;概括率,即,预报准 次数 确定范围内的地震总数 ,达到上述两个条件,方可作为指标使用。②非指标型 突变异常。这类异常是指在某一范围较短时间内出现的突变异常。 最后 以自己所处的地质构造单元为主体制定一套综合预报方案,这是短临预报的关键 。 由于构造的不同,应力场施加于各种构造在短临阶段的异常表现会呈现出十分复杂的情况, 有时,只要超出很小的范围,其前兆异常也会变得很不相 同。反之,相对固定的区域却有着 较好的指标型异常,所 以,应该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尽管方案 内容不同,但应该 具有 明确 的物理意义和定量 的判据。 “ 短 临预 报 思路 ”是在数十年地震预报 的基础上 ,特别是近几年滇西地 区短临预报 指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的。这些工作的开展,已初步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近两年在滇西地 区发生 的强震,科研人员在震前都提出过 明确的短临预报意见 。现将 四次中强震的主要预报 情况列于后: 年 月 日,在 北 纬 ,东 经 的六库 附近发生 了 级地震 ,这 是自 年澜沧 、耿马 级大震后发生在滇西地区的第一次中强震。震前,云南省 地震局召开了滇西重点监视区工作会议,并讨论了当时的震情, 月 日,作者填写了预 报卡片,并在会上详尽讲述了预报依据 。两天后,地震发生了。 年 月 日,在 宁蒗发生 了 级地震 ,迪庆州地办提出了较好 的短临预报 意见,三要素对应都较好。 年 月 日发生在保山施甸的 级地震 ,震前 ,保 山地 区地震局提 出了明 确的短临预报意见,并上报行署,采取了对策措施。 年 月 日施甸再次发生 级地震,作者在 月 日明确向省地震局填卡 预报 ,地点直指施甸,危险时段估计在 月 日左右。 短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502613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