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配合针刺足小趾治疗小儿遗尿84例.docVIP

中药配合针刺足小趾治疗小儿遗尿84例.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药配合针刺足小趾治疗小儿遗尿84例

中药配合针刺足小趾治疗小儿遗尿84例[摘要] 目的:探讨中药配合针刺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方法:将84例患儿分为甲组和乙组,甲组(43例)应用中药和针灸治疗,乙组(41例)只采用中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甲组总有效率为100%,乙组总有效率为97.50%,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配合针刺比单独应用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治疗有优势。 [关键词] 针灸;中药;小儿遗尿症;足小趾穴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3(c)-108-01 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除外器质性病变,表现为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于睡梦中发生无意识的排尿行为,醒后方知的一种病症,又称“尿床”。原因不外膀胱失约或肾气虚弱,病轻者隔日或数日1次,重者3~5次/d。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84例均为2001年10月~2006年5月本院中医门诊患者,其中男40例,女44例;年龄5~11岁,病程1~5年。所有患者的诊断依据高等医药院校教材《中医儿科学》中的标准。 1.2 方法 患儿第1次治疗均服用中药,能安然接受针灸治疗者则针刺足小趾,据此可分中药、针灸并用的甲组,及单纯服中药的乙组。 1.2.1 中药 处方:遗尿胶囊:鸡肠(洗净)、鸡内金、白果,比例为8∶1∶1,焙干研细末,制成胶囊,5~10岁儿童每次3~4粒,11岁以上儿童每次5~6粒, 2次/d[1]。 1.2.2针灸 1.2.2.1治疗原则:温肾补气。 1.2.2.2取穴:足小趾穴(此点位于足小趾底部,掌趾第一横纹中点处)。 1.2.2.3方法取足小趾底部掌趾第一横纹中点,用1寸毫针直刺捻转,至针尖刺到骨面时,捻转角度可稍增大,直至剧痛和下腹部发胀或发热时为止,留针30 min,每隔10 min捻转1次,或用电针刺激。1~2 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嘱患儿白天不要玩得太累,睡前2 h禁饮水,白天多饮水,鼓励憋尿,尽量延长排尿时间,以减少夜间遗尿。 2 结果 2.1 疗效观察 治愈:能自控排尿。好转:基本可自控排尿,但遇有诱因如过度劳累、睡前饮水过多,仍偶有遗尿。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甲、乙组疗效比较,甲乙两组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表1)。 3 典型病例 患儿,男,9岁。2002年6月2日首诊。患儿足月顺产,出生后即夜尿多,断奶前一夜达十几次,3岁以后一般一夜3~4次,且天天如此。睡眠深沉,遗尿后不易唤醒。西医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查体见患儿精神倦怠、面色白、形体稍胖、舌淡、苔白、脉细。B超示膀胱大小、形态正常。诊断为遗尿。辨证:肾气不固。给予遗尿胶囊,4粒/d,2次口服,针刺足小趾,手法强刺激,留针30 min,每隔10 min捻转1次。经2次治疗后,患儿遗尿消失,继续守上法巩固治疗10次痊愈,用遗尿胶囊巩固疗效1个月,随访1年未复发。 4 体会 《灵枢“膀胱不约为遗尿。”《诸病源候论“膀胱为津液之府,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幼幼集成“小便自出而不禁者,谓之遗尿,此皆膀胱虚寒。”《仁斋直指小儿附遗方论“小便者,津液之余地。肾主水,膀胱为津液之腑,肾与膀胱俱虚,而冷气乘之,故不能约制。其水出而不禁,谓之遗尿。睡里自出,谓之尿床。此皆肾气膀胱俱虚而挟冷所致也。”遗尿因膀胱失约,肾虚不固,开阖失司所致,足小趾下部乃足少阴肾经之始点,针足小趾穴,能通畅经脉、鼓舞肾气,以益肾固本,可达止遗尿的作用。此法简便、疗效突出,大多数患者针刺当日即可控制,5~10次可痊愈,且药物可达到固精缩尿之功,两者配合相得益彰。另外,在针刺治疗的同时也不应忽略心理治疗,遗尿可造成患儿害羞、焦虑,家属要密切配合,鼓励患儿消除怕羞、自卑心理,树立治病信心。 [参考文献] [1]杨仓良.毒药本草 [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3.790. (收稿日期:2007-02-02) 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