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探究.docVIP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探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探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80例临床探究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80例在西药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强心汤加味治疗,2组疗程均为28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5%,对照组为76.25%,2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输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参照中国心力衰竭协会第三届全国心力衰竭学术会议修订的标准;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气虚血瘀证,阳虚水泛证。 1、2、1心功能分级标准 参照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提出的心功能分级法。 1、2、2纳入标准①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心功能为Ⅱ~Ⅳ级(NYHA)的患者;②年龄在18~75岁;③有完整的临床资料者。 注:▲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性心脏病,◆扩张型心肌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风湿性心瓣膜病。 1、2、3排除标准下列情况不进入观察病例:①肝肾功能障碍导致心力衰竭者;②妊娠及哺乳期妇女,过敏体质者;③精神异常及不能合作者;④合并严重感染,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心包填塞者。 1、3治疗方法①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抗心衰治疗,包括治疗期间间断吸氧,治疗原发病,去除诱发因素,休息,限制水钠摄入,控制高血压,给予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醛固酮拮抗剂,血管扩张剂等。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方强心汤治疗,基本方:人参15g(另煎),黄芪30g,熟附子15g(先煎),丹参15g,白术15,茯苓30g,泽泻20g,红花JOg,车前子20g(包煎),桂枝6g。加减:双下肢水肿加防己15g,腹毛20g以利水消肿;咳喘者加炒苏子10g,葶苈子30g;紫绀明显者加赤芍20g;胸痛加川芎20g,延胡15g;胸闷加瓜蒌20g,薤白10g;心悸者加远志10g,炒柏子仁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口服,28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 1、4观察指标①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心功能的变化;②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观察治疗前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每搏出量(SV),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的变化;③观察治疗前后血、尿常规、电解质,肝肾功能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11.O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2、1疗效标准 参照文献标准,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以上,而未达到I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明显改善;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而未达到I级心功能,症状、体征及各项检查有所改善;无效:心功能无明显改善或病情加重。 2、2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的心功能指标LVEF、SV、CO、CI均较各组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或P0.01);2组治疗后进行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4不良反应 治疗组80例患者在服用强心汤汤剂期间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治疗后所有安全性指标均未发现新的异常或原有的异常加重的病例。 3、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上极为常见的危重症,是多数器质性心脏病几乎不可避免的结局,其患病率高,死亡率高,5年存活率与恶性肿瘤相仿。 本病据其临床表现应属于中医学心悸、怔忡、水肿、喘咳、痰饮等病证范畴。《金匮要略“心水者,其身肿,而少气,不得卧,烦而躁,其人阴肿”,概括了心力衰竭的症状及病机。中医理论认为,心主血脉,血液能在脉道中正常运行,需要心气的推动运行与心阳的温煦气化作用,心病日久,导致心气虚,心阳不振,则心脉瘀阻,而表现为心悸、胸闷、胸痛,口唇发绀等,心火不能下温肾水,肾阳虚不能化水,水饮内停,上凌心肺而为咳喘,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故本病其病机应为心肾阳虚为本,水湿、血瘀、痰浊为标,治疗上当以温补心肾之阳气,佐以活血化瘀利水,方投自拟方强心汤加减。方中人参甘温力宏、补益虚衰之心气;附子温补心肾之阳气;黄芪补气升阳,利水消肿;白术、茯苓健脾益气;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丹参、红花活血化瘀,祛瘀生新;车前子、泽泻、利水消肿,诸药合用,切中病机,而达温补心肾、健脾益气、利水消肿,活血化瘀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含人参皂甙,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率,增加心输出量和冠脉流量,具有明显的增强心功能的作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