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乳腺导管内癌手术疗效研究
乳腺导管内癌手术疗效研究[摘要]目的:通过对乳腺导管内癌的疗效分析,探讨对乳腺导管内癌的合理手术方法。方法:回顾分析了自1981年10月~2003年4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12例乳腺导管内癌,分别用传统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乳腺单纯切除术和保乳手术。结果:全组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16~246个月不等,中位随访114个月。随访期间复发或转移19例,其中死亡14例,其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9.2%,、90.2%、87.5%。各种手术方式对预后影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保乳手术是治疗乳腺导管内癌的理想选择,乳房区段切除+放疗+内分泌治疗应是治疗乳腺导管内癌的主要手段。
[关键词]乳腺导管内癌;外科治疗
[中图分类号]R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6(c)-038-02
乳腺导管内癌是指肿瘤细胞局限于乳腺导管系统,未侵犯基底膜和周围间质。在此阶段肿瘤细胞不具有浸润性,不能进入局部脉管造成转移[1],其手术方式一直也有争议。我们回顾分析了自1981年10月~2003年4月收治并获得随访的112例乳腺导管内癌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手术方式和预后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全部为女性患者,年龄19~66岁, 中位年龄42.12岁。病程3周~2年,平均8.9月。左右侧之比62∶50,其中位于内上象限21例(占18.75%),外上象限91例(占81.25%)。临床可表现为乳头溢液35例(占33.04%),乳房触及包块69例(占61.61%),Paget病5例(占4.46%),乳房钼靶摄影发现3例(占2.68%)。
1.2 手术方式
传统根治术11例(占9.82%),改良根治术35例(占31.25%),乳腺单纯切除术43例(占38.39%),保乳手术33例(占29.46%)。4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病例中有1例转移(占2.17%)。
1.3 术后辅助治疗
术后行化疗者41例,多为早年就诊患者和保乳患者;行放疗者33例,用于保乳患者;雌孕激素受体阳性者均服用三苯氧胺,服用期5个月~5年,平均2.7年。
2 结果
全组病例均随访,随访时间16~246个月不等,中位随访114个月。随访期间复发或转移22例,其中死亡17例,其5、10、15、2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7.01%、83.2%、81.25%。各种手术方式对预后影响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表1)。
3 讨论
近年来,乳腺癌有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导管内癌及导管内癌伴微浸润发病率增长更为明显[2,3],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国外乳腺钼靶摄影的普及,导管内癌的发现率越来越高。Ernster[4]报道,广泛使用乳房摄影之前,导管内癌仅占乳腺癌总数的2%~3%,现在采用乳房摄片普查,导管内癌可占乳腺癌患者的20%~40%,在40~49岁乳腺癌妇女中可高达42.6%[5]。在美国,自广泛开展乳腺钼靶检查以来,导管内癌的临床检出率提高了7倍。在1996年,导管内癌占新诊断乳腺癌的12%,占钼靶摄影检查检出乳腺癌的30%[6],但在本组因乳腺钼靶摄像发现的仅有3例,占2.68%,分析其主要原因:①在我国部分地区乳腺钼靶摄像设备缺乏;②医师对其应用认识不足;③我国大部分地区没有开展对女性群体的乳房摄片普查;④很多患者缺少乳房自查知识,就诊时间较晚。本组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乳头溢血和乳房肿块,但其发现率近年也有增多趋势。
20世纪中后期, 导管内癌治疗的主要模式为传统根治术、改良根治术、乳腺单纯切除术,其理论依据是导管内癌呈多中心分布,现在认为,真正的多中心分布并不多见,导管内癌大多呈节段性分布,因此,国外不少学者目前主张对导管内癌的手术方式应以保乳术为主。法国的Tunonde Lara等[7]回顾性分析676例导管内癌患者,其中250例行全乳切除术,172例仅行保乳术,254例行保乳术加放疗,平均随访7.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2.6%、14.5%和7.5%。病理回顾发现保乳术后复发的患者多为切缘阳性者,故认为导管内癌患者如果能达到切缘阴性,保乳术加放疗是较佳的治疗方式。
本组资料表明,各种手术方式对乳腺导管内癌预后影响之间并无显著性差异,随着对乳腺癌生物学理论认识和放疗技术、设备的提高和保乳术的逐渐推广,以保乳术为主的治疗也将在乳腺导管内癌的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关于保乳时是否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我们认为可不必进行,本组46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病例中仅有1例转移(占2.17%),但其引起的如患肢水肿等并发症却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对5例表现为Pagets病的患者我们采用乳腺单纯切除术,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至于乳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中风病证候诊断及治法相关性探究 .doc
- 中风虽急有先兆 自我调节是关键.doc
- 中高职护生性健康课程设置干预效果探究.doc
- 中麻药配制及在口腔科拔牙麻醉中临床应用.doc
- 丰乳之祸-我失去了美丽也失去了爱情.doc
- 中风偏瘫患者实施中西医健康指导体会.doc
- 丰都县2001~2005年孕产妇死亡原因研究.doc
- 丰隆穴对高脂血症大鼠不同脏器SOD、MDA影响.doc
- 丰胸之祸-瘦身惹祸-范思哲女继承人仅32公斤.doc
- 临产前胎膜破裂护理体会.doc
- 小学科学:ESP8266智能插座电路原理与动手实践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开放浪潮下我国多层次监管体系构建与创新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区域教育质量监测中人工智能应用的数据质量分析与优化策略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金融科技监管中的数据治理与合规性要求》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3D打印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中的多材料制造与复合材料应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绿色金融发展中的政府职能与市场机制研究》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植物工厂多层立体栽培光环境调控技术对植物生长发育节律的调控机制探讨》教学研究课题报告.docx
- 销售团队年度业绩总结.docx
- 银行风险管理与金融危机防范.docx
- 银行网络攻击预警与快速响应机制.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