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870例急诊患者中应用.docVIP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870例急诊患者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在870例急诊患者中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在急诊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全部患者在受伤后至注射TIG时间为20 min~10 h,平均26 h。613例患者均先做TAT皮试后,阳性者使用TIG,257例患者或家属直接要求使用TIG。结果:全部患者均无因注射TIG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我们在应用TIG治疗870例患者中体会到,TIG使用方便、安全、不用皮试,迄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特别适用于TAT过敏者。TIG在急诊临床中受到小儿、老年人、女性及特殊人群的欢迎。 [关键词] 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急诊患者 [中图分类号] R392.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8(b)-187-01 2002年9月~2006年2月,在我院急诊科将人体破伤风免疫球蛋白(TIG)应用于870例急诊患者,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现将应用体会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2年9月~2006年2月,在我科就诊的870例患者。男653例,女217例。年龄2~73岁,平均(32±8)岁。 1.2发病原因 交通事故伤343例,木刺伤65例,摔跌伤107例,铁钉刺伤46例,刀砍伤111例,玻璃割伤122例,鞭炸伤25例,犬咬伤45例,皮肤感染6例,伤口部位以四肢居多,达563例。 1.3方法 全部患者均在急诊科处置室由值班医师进行消毒、冲洗、清创、缝合、骨折固定等基本处置后,以预防性为目的肌注TIG,每次250 IU。全部患者在受伤后至注射TIG时间为20 min~10 h,平均2.6 h。613例患者均先做TAT皮试后,阳性者使用TIG,257例患者或家属直接要求使用TIG。实施臀部肌注736例,三角肌肌肉注射134例。全部患者均为预防性使用,因此仅注射一次TIG 250 IU。 2结果 患者清创缝合创口,注射TIG后有184例因严重外伤或多发伤住院治疗。338例静脉输注头孢曲松钠、替硝唑、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注射液等。348例口服抗生素治疗,如阿莫西林胶囊、环丙沙星胶囊、头孢氨苄胶囊、罗红霉素胶囊等。全部患者均无因注射TIG出现不良反应。 3讨论 TIG作为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家族中的成员之一,其制备通常采用低温乙醇法从特异性免疫血浆中提取,产品主要成分是IgG抗体,纯度超过90%,其原料血浆均需经过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筛选,所采用的低温乙醇或层析工艺对病原体能直接起到一定的杀灭、去除作用[1],同时在生产过程还必须通过两种以上经验证的不同灭活机理病毒的灭活程序,如低pH放孵、S/D处理、巴氏消毒、纳米膜过滤处理等,从而保证了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在临床使用上的安全性和有效性[2,3]。由此,国际上很多国家均把TIG作为预防破伤风方案的重要推荐药品,如第三届国际破伤风学术会议推荐的破伤风方案,美国、英国等有关组织或权威人士提出的预防破伤风指南里均离不开TIG[4,5]。我国已将人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编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5版三部)》。 通常破伤风以芽孢状态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尤以土壤中,创伤伤口污染率很高,但破伤风发病率只占污染者的1%~2%。明显说明发病的机制有赖于伤处的条件,主要条件是组织低氧。所以早期进行病灶清理,清除坏死和不健康组织,敞开伤口,引流,局部用过氧化氢溶液冲洗是极其重要的措施。为预防破伤风发生应常规使用TAT。以往我科对这类患者均使用TAT。用TAT必须做皮试,阴性者在注射时仍有过敏反应。对皮试阳性者大多仅能放弃使用TAT。大量临床资料表明,TAT引起过敏反应率为5%~30%,其中约有1/10万的致死率。由于TIG的过敏性反应率低、效价高、体内半衰期长(3~4周)、使用方便等优点。近年来临床上需要量呈上升趋势。 我们应用TIG 870例治疗体会到,使用方便、安全、不用皮试,迄今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特别适用于TAT过敏者。TIG在急诊临床中受到小儿、老年人、女性及特殊人群的欢迎。在中和毒素能力和半衰期上均比TAT长。根据TIG半衰期,注射TIG后约7 d在体内达高峰,至少在1个月内可达到保护作用。预防剂量:儿童、成人一次用量250 IU,若创面损伤严重或创面污染严重者,其剂量可加倍使用。 [参考文献] [1] Kistler P,Nitschmann HS. Large scale production of human plasma fractions[J].Vox Sang,1962,(7):414-424. [2]倪道明,邹方霖.人血浆内病毒灭活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中国输血杂志,1994,7(增刊):2-6.

文档评论(0)

linsspac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