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仝小林教授谈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应对
仝小林教授谈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应对仝小林,医学博士,现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副院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糖尿病分会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博士学术研究分会主任委员,国家新药审评委员,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擅长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前期,逆转或推迟糖尿病的进展;用纯中药降糖治疗胰岛素抵抗疗效显著;对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眼底病变及糖尿病足等)以及代谢综合征(肥胖症、高血压病、脂肪肝、血脂紊乱、痛风)和慢性肾炎、慢性肾衰均有独到的见解。
随着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日益增多,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并发症也在逐年增加。其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末梢神经病变,主要表现为手足感觉异常如冷凉、麻木、疼痛、灼热等,是糖尿病神经并发症研究的焦点。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临床表现
临床上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包括许多类型,其中远端对称性多发性神经病变最常见。本病在1型糖尿病早期不多见,但在2型糖尿病刚诊断时即可发生。本病发生与糖尿病病程、高血压、高血糖有关。此型突出地损害小的神经纤维,在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中最多见。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感觉多是从足趾开始,经数月或数年逐渐向上发展,通常达到膝盖时出现上肢症状,亦是从手指向腕部发展。后期可伴有胸、腹部的感觉异常。突出的症状是自发性感觉异常,从很轻的不适感、表浅的“皮痛”到难以忍受的不适感或深部的“骨痛”。典型的疼痛可为灼痛、钝痛、压榨样痛、刺痛、痉挛痛或撕裂样疼痛,下肢比上肢重,夜间加重。严重时患者可因疼痛难以忍受甚至想自杀。多数患者除疼痛外,还会有麻木、发冷感。双手触摸物品时常有蚁行感或麻木感。早期多出现在手指尖,从开始不能进行缝纫等精细活到后来甚至不能抓握物品。双足发凉时有些患者甚至将双足直接对着开放的热源,而导致双足受到严重的伤害。温度觉的丧失、痛觉迟钝易使患者下肢受到各种创伤和感染。足底出现轻触摸的不适感变为疼痛或强烈不适感,是本病的一个特征性症状。体检时患者常常有麻木、疼痛等感觉,在双手呈“手套”样分布,而在双足这些不良的感觉呈“袜子”样分布的,并且从手指尖、脚趾尖向上逐渐加重的疼痛、麻木、温度觉减退或消失。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中医治疗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多出现于糖尿病的中后期阶段。虚、损为主。阴虚及阳,而至气阴两虚、阴阳两虚为本,痰瘀、浊毒为标。故在治疗上,立足于辨证施治,从整体调节入手,因人因地因时采取不同的方法。
气虚血痹
此证患者感到肢体麻木不仁,发冷刺痛,以下肢为著,入夜疼痛加剧,得温痛减,遇寒加重,面色日光
白,自汗气短,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无力。此证临床最为常见,可选用具有益气养血,荣筋通络的方药: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
肝肾两虚
手足麻木伴四肢挛急,疼痛,痛剧时状如针刺,伴有头晕目眩,腰酸耳鸣,五心烦热,舌质红无苔,脉弦细数。此证多见于老年患者,可选用补益肝肾,缓急止痛的方药:虎潜丸合芍药甘草汤加减。
脾虚痰阻
胸闷纳呆,肢重乏力,肢体麻木,腹胀便溏,舌淡,苔白腻,脉濡无力。此型患者多见于肥胖型的糖尿病患者。可选用健脾益气,化痰通痹的方药:指迷茯苓丸合补中益气汤加减。
脾虚肌痿
倦怠乏力,肢软无力,或局部肌肉萎缩,气短懒言,语言低怯,食少便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此证多见于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后期,由于疼痛而行走不便的患者,对于这样的患者可选用健脾益气的方药:补中益气汤加减。
家中自防5招
除上述辨证用药之外,具体介绍一下其他治疗方法,特别是在家里自己能简单实施的方法。
第一招,拍手,打坐
拍手、打坐有助于改善末梢神经的血液循环,从而改善症状。拍手的要点是:①双手互拍,要拍的响亮;②要拍的均匀,从手尖到手心、手背,再逐渐向上拍到胳膊;疼痛部位明显的可以以疼痛部位为中心向四周扩展;③程度以感到皮肤疼痛、发红为度。
打坐的要点是:①盘腿而坐,可以自然地坐在床上或沙发上。②双手手心向上,轻轻放在小腹(即丹田)处,双手背放松,放在两腿胯上。③双肩自然下垂,姿势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每次做20~30分钟,逐步延长时间,以双腿感到麻木甚至无知觉为好。然后放开双腿,以恢复血流。
此招贵在坚持!坚持数周,必有好处。但有些神经病变较重的患者,在开始打坐的前几天,疼痛不但不缓解,反而可能加重,这是因为打坐时缺血加重的缘故。所以,时间可以短一些,逐步延长时间。
第二招,按摩器
可以选用一头呈圆钝型,而另一头呈圆锥型的按摩器。打开开关后,可以用圆钝头按照从脚心、脚背、小腿内侧再到小腿外侧的顺序做振动按摩;用圆锥型的那头按照穴位做点式按摩。可以选用涌泉穴、三阴交、阴陵泉、阳陵泉、足三里、商丘等六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