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高一下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山西省太原市2016年春高一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什么时候?一般认为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互相区别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同一母系血统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迁徙到不同的地方生活,每个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就是“氏”。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又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来的。这时的氏已经是贵族地位的标志,贵者有氏,贱者无氏。如果封邑、官职或居住地发生变化,氏也就会跟着变化。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另外,夏、商、周三代,严格实行“同姓不婚”的制度,因此,女子在出嫁时都要用姓标明血统,而在姓之前冠以孟(伯)、仲、叔、季等排行,如孟姜、仲姜,孟姬、仲姬等。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因为都姓姬;但秦、晋两国却可世代通婚,因为秦国姓嬴。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女子称姓以别婚姻”。汉代以后,姓氏合一,统称为姓。姓氏的来源相当复杂。带女字旁的姓氏,如姬、姜、嬴等,是母系氏族社会女性崇拜的反映;以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为姓氏,如马、牛、花、叶等,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部落的图腾;以封国、采邑或职官、爵位为姓,如齐、宋、司马、公孙等;以出生地、居住地或职业为姓,如东方、西门、陶等;以祖先族号、谥号为姓,如唐、夏、商、康等;还有出于帝王意志与政治目的避讳赐姓,因战乱人祸避难而改姓,由少数民族汉化而来的姓等。姓氏是公共的,名是个人的。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很讲究命名,而命名的出发点与那个时代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汉代是中华大一统帝国的初始阶段,国力强盛,“安国”“奉汉”“勇”“超”“雄”等名字,张扬的是汉代人雄浑阔大的气势。西汉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取单名,直到东汉、三国,单名依旧盛行,因此一部《三国志》,人物几乎都是单名。到魏晋南北朝,因单名重复太多,复名又兴盛起来,由于受士大夫清高风气的影响,人们取名喜欢用“之”字,如王羲之、顾恺之、裴松之等。以后数代,取名均受时代影响。古代的中国人不但有名,而且有字,字由名演化而来,所以统称为“名字”。如楚人屈原,本名平,原是字;如朱熹,字元晦。近年来随着全球寻根热的兴起,海外炎黄子孙纷纷归国,寻根问祖。姓氏成为他们追寻家世渊源、谒祖朝宗的重要依据。“姓氏”这一传统文化,在团结海内外炎黄子孙、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仍具有现实意义。1.下列有关“姓氏”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们普遍认为,姓氏产生于母系氏族社会,它是用以区分若干氏族和支族的符号。B.姓氏来源十分复杂,有的姓氏体现了母系社会对女性、某种动植物或其他自然物的崇拜。C.“男子称氏以别贵贱”“女子称姓以别婚姻”说明姓氏在夏商周时代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D.姓氏不仅具有社会意义,而且具有文化内涵。同时,姓氏也成为人们寻根问祖的重要依据。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同一母系血统的子孙不断增加和流动,为代表氏族分支的“氏”的产生提供了客观条件。B.夏商周时代的“氏”由统治者赐封而成,“贵者有氏,贱者无氏”说明“氏”已经成为人们社会地位的标志。C.中国人的起名体现了与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例如“扬雄”“班超”这些名字就带有时代的烙印。D.西汉时,人们多起单名;魏晋时,复名又兴盛起来。这是当时统治者和社会风气的影响所致。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一个“姓”下可以有多个“氏”,“氏”可以理解为“姓”的分支,可见“氏”的产生比“姓”要晚一些。B.周代的晋鲁两国不能通婚,严格实行“同姓不婚”制度,是对人性的扼杀,是不合理的。C.按照古代姓氏的命制来看,“孟姜女”并不是指姓“孟”的女子,而是指“姜”姓人家的大女儿。D.姓氏是公共的,有着区分血缘关系的社会意义;而名字是个人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和个性风采。【答案】1.C2.D3.B【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C项,“‘女子称姓以别婚姻’说明姓氏在夏商周时代具有浓厚的阶级色彩”理解错误,“女子称姓以别婚姻”是为了说明夏商周时期实行“同姓不婚”的政策。2.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D项,“西汉时,人们多起单名”理解错误,原文是说“西汉王莽禁取复名,人们多起单名”。3.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B项,“是对人性的扼杀,是不合理的”理解错误,周代晋鲁两国严格执行“同姓不婚”是因为“同姓”的两国来自相同的血统,有一定的合理性。
阅读下面的文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知识点巩固提升: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doc
- 2014高考历史(人教)一轮复习学案课件 第17单元 思想解放的潮流.ppt
- 2014高考作文议论文用例技巧.ppt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ppt
-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学案部分:第十七单元 思想解放的潮流.ppt
- 2014高考历史《走向高考》高三历史总复习课件必修1__单元总结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ppt
- 2014高考历史模块复习方案:专题十二 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doc
- 2014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方案配套课件:第8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历史-人教版.ppt
- 2014高三复习语文复习做法交流.ppt
- 2014高考历史总复习必修Ⅰ 第5单元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ppt
- 2015-2016学年外研版英语必修5课件:Module 5 The great sport personality Grammar(共19张PPT).ppt
- 2015-2016学年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版)习题课件:21.小石潭记.ppt
- 2015-2016学年宁夏六盘山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解析(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海南省国科园实验学校中学部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doc
- 2015-2016学年天津市梅江中学高二语文课件:11《中国建筑的特征》(新人教版必修5).ppt
- 2015-2016学年青海省师大附属二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 试题.doc
- 2015-2016学年高一人教版英语必修一练习:Unit 3 Travel journal3 Word版含答案.doc
- 2015-2016学年北师大版选修2-3 排列与排列数公式 课件(58张).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