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8 忽必烈改制学案 岳麓版选修1
学案8 忽必烈改制
[学习目标] 了解忽必烈改制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理解改制取得的效果及其原因。
一、历史背景
1.原因
(1)蒙古贵族对被征服地区实行残酷的屠杀政策,给中原地区带来巨大的灾难,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2)随着蒙古汗国在军事上的扩张,蒙古贵族把游牧地区的旧俗带到中原,对中原农耕经济造成极大破坏。
2.条件
(1)忽必烈粉碎顽固守旧派的叛乱。
(2)忽必烈决心变通创新。
(3)局部地区的成功实践和汉族知识分子的鼓动。
深化探究
材料 元朝建立后,围绕采用“汉法”和“旧俗”的问题,曾有过争议,汉人学者许衡针对这一问题向元世祖(忽必烈)上疏曰:“考之前代,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汉法乃可长久。故后魏、辽、金历年最多……使国家而居朔漠,则无事论此也,今日之治,非此奚宜?”
思考
(1)文中的论点是什么?
(2)“汉法”与“旧俗”之争的结果如何?试结合有关史实评析许衡的上述观点。
答案 (1)主张推行“汉法”。
(2)“汉法”战胜“旧俗”。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古代北方少数民族统治者统治中原地区后,接受汉文化是其必然的选择,是实现长久统治的惟一途径,北魏孝文帝改革后的北魏社会发展等史实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概念辨析]
“汉法”与“旧俗”分别指的是什么?
“汉法”指的是汉族先进的政治经济制度,“旧俗”指的是蒙古地区的落后的游牧文化。
[重点精讲]
忽必烈采取“汉法”是否顺利?为什么?元朝采取“汉法”有何影响?
(1)并不顺利,主要是因为汉法的采用损害了一部分蒙古贵族的利益,必将引起他们的反对。
(2)汉法的采用使元朝的社会经济全面复苏,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促进了民族交往和中外交流等。
[归纳总结]
忽必烈转变立国之本的措施有哪些?
(1)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政府机构。
(2)保护农田,招集流亡农民,鼓励开荒。
(3)大力开展军民屯田。
(4)兴修水利。
二、主要措施
1.政治方面
(1)中央
①设置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
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藏族地区正式列入中国版图。
(2)地方
①设置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辖。
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加强了台湾和大陆的联系。
③选派赛典赤·赡思丁治理开发云南行省,加强了中原和西南民族的联系。
④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2.经济方面
(1)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加快了从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步伐。
(2)保护土地
①严禁蒙古贵族强占民田、废耕田为牧场。
②组织军民在边疆地区屯田,发展农业。
(3)完善机构和法规制度
①中央设大司农司,专掌全国农桑水利。
②明确规定劝课农桑赏罚之法。
③颁布“农桑之制”,详细规定农业生产。
④编写《农桑辑要》等农书指导生产。
3.军事方面
实行兵民分治:在全国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深化探究
材料一
元朝疆域图
思考
(1)据图和所学知识,指出为巩固统一,忽必烈采取了哪些措施?
(2)这些措施有何特点?为什么要采取这些措施?
答案 (1)在中央:①设中书省、枢密院、御史台三大系统。②设宣政院,管理全国宗教事务和西藏地区。
在地方:①设行中书省,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②设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和琉球。③派遣官吏开发云南。
其他:①实行兵民分治,废除世袭。②设通政院,建立驿站制度。
(2)特点:按照中原王朝体制的框架构建政权机构。
原因:①原有统治机构的落后低效与疆域的辽阔形成巨大反差。②汉族地主官僚的鼓动。③忽必烈认识到中原政治制度的先进。
材料二 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利益,实行民族分治,将元朝人分为蒙古人、色目人(除蒙古族以外的西北、西域各族人)、汉人(淮河以北原金朝境内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及较早被蒙古征服的云南、四川人等)、南人(原南宋境内的汉族和其他民族)四等。他在元大都皇宫内引种漠北“誓俭草”,以“示子孙无忘草地”。
思考
材料说明了什么?
答案 (1)忽必烈竭力维护蒙古贵族的利益。
(2)忽必烈在推行汉法的同时不忘蒙古渊源的心态。
材料三 农桑,王政之本也。太祖起朔方,其俗不待蚕而衣,不待耕而食,初无所事焉。世祖即位之初,首诏天下,国以民为本,民以衣食为本,衣食以农桑为本。于是颁《农桑辑要》之书于民,俾民崇本抑末。其睿见英识,与古先帝王无异,岂辽、金所能比哉?——《元史·食货志》
思考
(1)材料说明忽必烈确立了什么立国方针?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忽必烈即位后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答案 (1)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
(2)确立以农桑立国的方针;保护农田,发展农业生产;建立指导农业生产的行政机构和法规制度;高度重视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加速了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促进了经济的繁荣。
[重点精讲]
为什么北方民族入主中原后“必行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精品课件附录6 常见文言文实词意义例释.ppt
- 2014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议论文高分突破——合理规划作文结构ppt课件(61页).ppt
- 2014黄山市 “读志用志”有奖知识竞赛试题.doc
- 2014高考调研二轮复习(语文)5-3.ppt
- 2014高考调研二轮复习(语文)4-3.ppt
- 2014高考高三历史高考试题必修一选择题训练.doc
- 2014高考非选择题资料.doc
- 2014高考调研二轮复习(语文)3-1.ppt
- 2015 苏锡常镇四市高三语文 二模试卷评讲.ppt
- 2015 自愿性产品认证真题(带答案).docx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5课 辛亥革命学案 岳麓版必修1.doc
- 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3.2辛亥革命课件.ppt
- 2015-2016学年高一历史课件:第2单元+第5课《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北师大版必修1).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5 荆轲刺秦王课件(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1.ppt
- 2015-2016学年高中语文 专题04 归去来兮辞 并序(测)(基础版)新人教版必修5.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化学试卷.doc
- 2015-2016年QS世界大学排名——美国大学总排名榜!.doc
- 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人民版选修4课件3.3 美国首任总统乔治·华盛顿.ppt.ppt
- 2015-2016年人教版七年级上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
- 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下册 8.1.1 牛顿第一定律习题课件 (新版)新人教版.ppt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