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ES拟题工作坊2014-20.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IES拟题工作坊2014-20

聖文德書院 2014-2015 中五級 通識教育科 IES: 設定題目 甚麼不是通識科的探究題目 甚麼是通識探究題目? 甚麼不是通識探究題目? 是社會研究,如研究「社會現象」和「人的行為」。 例如:港島的電車應該繼續保留? 不是科學研究,不只是追尋客觀事實 例如:港島電車百年發展史/電車的運行原理。 是重視第一手資料的蒐集,找二手資料只是研究的起點和方法之一,主要運用問卷、訪問、觀察等社會研究方法。例如:訪問港島區居民和遊客對電車的看法。 只從網頁或書本抄錄二手資料,例如:到電車公司網頁找尋資料,或是找到電車公司百周年紀念特刊,加以剪裁和抄錄。 重視高階思維運用,重點是分析和探討,例如:電車是受人喜愛的集體回憶,但效率較低,且有阻塞路面之嫌,同學在研習中就要批判思考,衡量「回憶」和「效率」哪項較重要。 不是資料搜集整理,沒有個人分析和判斷,例如:發現50%港人視電車為集體回憶,但又有50%的人發現它欠效率,結論就搬字過紙,指出不同的人有不同看法,觀點模棱兩可。 設定題目 從研究範圍至可研究題目: 避免實情 (question of fact)題: e.g. 媽媽是女人 (人人也知道) / 探討本地唱片的情況 (人人也知道是差的) 未有深思過的因果關係或假設: e.g. 探討一個有宗教信仰的青少年與家人的關係 (青少年與家人關係有很多因素影響, 非單一變項) 完全開放的題目 e.g. 如何有效解決堆填區飽和 (太多方法可以處理) 小心可行性問題 e.g. 探討iPhone對美國和香港青少年的影響 (你可以有足夠時間和金錢去美國嗎?) e.g. 了解黑社會大佬的生活 (你如何找黑社會大佬/老師如何相信你能找到黑社會大佬) 未做好概念化及操作化 e.g. 中國傳統藝術在香港發展遇到甚麼問題 (那一種傳統藝術?那一類發展?) 好的題目: 4個向度 聚焦 探究題目必須清晰而聚焦,當包括有清晰的研究對象,特定的研究範圍。 好題目的準則 欠理想例子 理想的例子 1. 小題大做:題目涉及範圍的闊窄適中,既有探討意義,又在中學生能力之內 例題:「探討香港的貧富懸殊問題。」 ? 題目太闊,同學難以駕馭,在四千字內難以有效和深入進行探討。 例題:「 探討最低工資的實施能否保障香港勞工福利。」 ? 題目能以小見大,從個別政策(最低工資)探討具爭議性的大問題(勞工福利或貧富懸殊) 2. 定義清晰:清楚了解題目關鍵詞的研究對象,從而明確研究焦點 例題:「 香港人會接受嶄新的醫療科技嗎?」 ? 題目不但太闊,而且「嶄新的醫療科技」定義不清,包羅太廣,令人難以清楚研究對象。 例題:「 港府應否推行基因改造食物標籤制?」 ? 題目定義清楚,如「港府」一詞表明只討論香港情況,討論的重點是食物標籤制,而非其他(如有否違反自然定律)。 3. 切實可行:除題目大小外,個人是否熟悉題目,或跟題目與自己是否有關,也會影響可行性 例題:「 從內蒙古農村個案,分析中國農業面對的問題。」 ? 除非同學有特殊背景(如將會到當地考察),否則根本難以接觸研究對象,可行性成疑。 例題:「 Facebook如何影響中學生交友模式?」 ? 同學對Facebook應不會陌生,而且研究對象是易於接觸的中學生。由於了解題目背景,探究內容跟自己有關,自然容易進行。 有些學生以為題目有「多大程度上」的字眼就是具探究性的題目,例如: 「夜青多大程度上受家庭因素所致」 嚴格來說,這並非一題具探究性的題目,其實它只是由一題原因題「探討夜青的成因」包裝而成的「假議題」,而且包裝後的題目比原先「探討夜青的成因」題目更差,因為假設若日後探究時才發現形成夜青的主要成因是朋輩,討論時多加討論朋輩的影響時,便有可能被淪為「離題」,所以同學切忌為追求一般取得較高分數的探究性題目而誤墜「假議題」陷阱,有時原因及影響題也能取得高分數。 探討現今香港推行的有營食肆計劃在何等程度上達致推動市民養成良好健康飲食習慣的目的 我們有以下假設: 若有營食肆計劃真的能夠推動市民養成良好健康飲食習慣,我們應更大力推行。 相信部分參與有營食肆計劃的商戶主要是為自己建立形象,而非真心推動市民養成良好健康飲食習慣。 相信大部分食客對部分聲稱有營食肆(例如快餐店)的有營菜色相對吸引力較弱。 若有營食肆計劃未能達致推動市民養成良好健康飲食習慣,我們建議應改善該計畫,例如加入不同等級的有營食肆,讓市民辨認那些食肆較「有營」。 可行性 身邊的人力資源 : 自己是否有相關議題的人脈網絡 時間限制: 如研究聖誕節(12月)、新年(1月)可能適合;但研究中秋節(9月)、盂蘭節 (鬼節) (8月)則未能配合本校IES之日程。 一些近日熱門議題,但該議題可能會隨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