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黄金等昆虫等图片
玉米螟老熟幼虫 成虫
HYPERLINK /view/344153.htm \t _blank 夜蛾科(Noctuidae) HYPERLINK /view/2694.htm \t _blank 昆虫玉蜀黍果穗夜蛾(Heliothis zea或H. armigera)的 HYPERLINK /view/64798.htm \t _blank 幼虫。体光滑,绿或 HYPERLINK /view/552856.htm \t _blank 褐色,是严重的作物 HYPERLINK /view/27565.htm \t _blank 害虫。
HYPERLINK /image/7e7f7909df42e3da3bc763b1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玉蜀黍果穗夜蛾(Heliothis zea)
入土化蛹,成虫灰褐色(翅展3.5公分),一年发生4~5代。较早 HYPERLINK /view/1177851.htm \t _blank 世代的幼虫主要取食玉蜀黍,尤其是穗尖的小籽粒;以後各代幼虫为害番茄、棉花和其他季节性作物。
HYPERLINK /view/48035.htm 编辑本段物种信息
中文学名:棉铃虫
中文俗名:棉铃实夜蛾
HYPERLINK /image/08b68e52271c184c0cf3e3a6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棉铃虫
拉丁名:Helicoverpa armigera Hubner
英文名:Cotton bollworm
所属科目: HYPERLINK /view/84989.htm \t _blank 鳞翅目 夜蛾科
HYPERLINK /view/48035.htm 编辑本段外形特征
成虫体长15~17毫米。翅展30~38毫米。 HYPERLINK /view/1008248.htm \t _blank 前翅青灰色、灰褐色或赤褐色,线、纹均黑褐色,不甚清晰;肾纹前方有黑褐纹;后翅灰白色,端区有一黑褐色宽带,其外缘有二相连的白
HYPERLINK /image/35da1d3b8c8aa3a815cecba7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成虫
斑。幼虫体色变化较多,有绿、黄、淡红等,体表有褐色和灰色的尖刺;腹面有黑色或黑褐色小刺;蛹自绿变褐。卵呈半球形,顶部稍隆起,纵棱间或有分支。
HYPERLINK /view/48035.htm 编辑本段生物学特征
发生的代数因年份因地区而异。在 HYPERLINK /view/7468.htm \t _blank 山东省莱州市每年发生4代,九月下旬成长幼虫陆续下树入土,在 HYPERLINK /view/188178.htm \t _blank 苗木附近或杂草下5cm—10cm深的土中化蛹越冬。翌春气温回升15℃以上时开始羽化,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羽化盛期,成虫出现第一代在6月中下旬,第二代在7月中下旬,第三代在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至10月上旬尚有棉铃虫出现。成虫有 HYPERLINK /view/119067.htm \t _blank 趋光性,羽化后即在夜间闪配产卵,卵散产,较分散。一头雌蛾一生可产卵500粒~1000粒,最高可达2700粒。卵多产在叶背面,也有产在正面、顶芯、 HYPERLINK /view/370475.htm \t _blank 叶柄、嫩茎上或农作的、杂草等其它植物上。
HYPERLINK /image/906289dd4c07c7765982dda3 \o 查看图片 \t _blank
幼虫
幼虫孵化后有取食卵壳习性,初孵幼虫有群集限食习性,二三头、三五头在 HYPERLINK /view/3835522.htm \t _blank 叶片正面或背面,头向叶缘排列、自叶缘向内取食,结果叶片被吃光,只剩主脉和叶柄,或成网状枯萎,造成干叶。1龄~2龄幼虫沿柄下行至银杏苗顶芽处自一侧蛀食或沿顶芽处下蛀入嫩枝,造成顶梢或顶部簇生叶死亡,危害十分严重。3龄前的幼虫食量较少,较集中,随着幼虫生长而逐渐分散,进入4龄食量大增,可食光叶片,只剩叶柄。幼虫7月~8月份为害最盛。棉铃虫有转移危害的习性,一只幼虫可危害多株苗木。各龄幼虫均有食掉蜕下旧皮留头壳的习性,给鉴别虫龄造成一定困难,虫龄不整齐。
早晨露水干后至9时前,幼虫常在叶面静伏,触动苗木即会摇落 HYPERLINK /view/546590.htm \t _blank 地面,是人工捕捉的好时机。棉铃虫以蛹在地下约5cm~10cm深处越冬,可结合冬季松土追肥将部分虫蛹翻至地面,死外电或为 HYPERLINK /view/30214.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