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孔老夫子养生经(四)人生三寿之智者寿
孔老夫子养生经(四)人生三寿之智者寿何谓“智”?
“智”是指“聪明,有见识”。“智”字可以衍生出许多词汇,如智慧,是指具有分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能力;智力,是指人们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能够运用知识、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记忆、观察、想象、思考、判断等内容;智商,是指智力商数,其公式为:智商=智龄÷实足年龄×100,如果智商在120以上者为聪明,100左右者为正常,低于80者为智力低下。总之,“智”就是聪明机敏、明事理、有见识的简称。
从养生的角度讲,“智”又有“大智”与“小智”之分。“大智”者,懂得“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摘自《黄帝内经》,意思是说:天空所覆盖的,大地所承载的世间万物,没有什么东西能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道理,能够自觉地尊重生命,保养生命。用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说“和谐的社会应以人为本,人应以健康为本,健康则以预防为本”。所以,早在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就明确地提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鐾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的观点。意思是说,圣人(指有非凡智慧和高尚道德的人)对待身体健康的态度是,不要等到已经患了疾病再去治疗,而是要在没有发生疾病前就应该积极地进行预防;对待治理国家的态度是,不要等已经发生了动乱再去治理,而是要在没有发生动乱前就应该积极地治理。如果患了疾病再用药去治疗,发生了动乱再去治理,就像感觉到渴了才想起去挖井,已经发生了战争才想起去铸造武器,岂不是太晚了吗?此言者“大智”也。
“小智”者以功名利禄为第一位,而且将健康与生命放在第二位。在我国的历史上有位非常聪明的人,他就是三国演义中的重要人物――诸葛亮,娴熟韬略,多谋善断,长于巧思,有“智圣”之称。然而从养生角度讲,诸葛亮之智只能算是“小智”。诸葛亮的格言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可见他并没有把健康放在心上。他一生谨慎小心,军中之事无论巨细,事事过问,对手下人做事总是不放心。杨曾劝道:“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意思是说如果你总是事必躬亲,将会身体疲乏,精神困倦,最终的结果是一无所成,提的问题不能说不尖锐,诸葛亮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唯恐他人不似我尽心也!。”
三国后期,蜀魏交兵,诸葛亮派使者到魏营,魏军的统帅司马懿不问两军的军事问题,而是与蜀军的使者聊起家常,打听诸葛亮的饮食起居和工作情况。使者告诉他,诸葛亮公务繁忙,从来都是晚睡早起,连罚打士兵二十军棍这样的事,都要亲自处理,而且饭菜吃得很少。司马懿听后马上得出结论:“亮将死矣。”果然不出所料,诸葛亮在不久的撤退途中,便呕血而亡了,终年54岁,还不够退休年龄。试想,诸葛亮如果注意养生保健而活到80岁,恐怕西蜀国还能支撑几年。所以,称诸葛君为“小智”。
智者寿从何来
“智者寿”出自《孔子家语》。智者,是指学识渊博而明智的人。在《黄帝内经》中有一段黄帝与岐伯的对话:黄帝问:“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意思是说,“我听说远古时代的人都能活过百岁,而动作也不衰老。当今的人,年龄才过五十便显得动作衰老而迟缓,是时代变化造成的?还是人们自己因失去了好的习惯造成的呢?”岐伯答道:“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常,故半百而衰也。”意思是说,远古时代的人,能够懂得养生方法,会按照自然界阴阳的变化来安排生活习惯,并符合养生方法,做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劳逸有度,所以能形体与精神都很好,能够活至人类的自然寿命,超过百岁而去。而现在的人则不然,把酒当水喝,把不正常的生活方式当做正常事做,酒醉后纵情色欲,耗空肾中精气,使自己的真气耗散。不知道人体的精气需要饱满,不知道要时时保养自己的精神,只贪图一时快乐,而置于生死而不顾,起居无常,所以才五十岁就衰老了。我们知道,《黄帝内经》所称的“上古之人”只是假设,而提出的“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才是智者长寿的根本。
洪昭光教授在讲座中提到四种人:第一种是聪明人:他们主动健康,投资健康,结果健康增值,健康长寿120岁;第二种人是明白人:他们关注健康,储蓄健康,结果是健康保值,平安90岁;第三种人是普通人:他们漠视健康,无动于衷,结果是健康贬值,带病活到七八十岁;第四种人是糊涂人:他们透支健康,提前得病,提前死亡,结果生命浓缩,只活到五六十岁。提倡每一个人都要争取做聪明人,最起码要做明白人,不能满足于做普通人,绝对不能做糊涂人!可见大道至简,古今相同。
智者寿的医学理论基础
《黄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