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大学人格量表在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者中应用.docVIP

瑞典大学人格量表在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者中应用.doc

  1.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瑞典大学人格量表在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者中应用

瑞典大学人格量表在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者中应用青少年暴力行为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在上海,青少年刑事案件中暴力犯罪的比例占30%以上。 本文依据已有研究[5-11],将夫妻暴力危险因素归纳为:家庭成员中有对家庭暴力持“可以”或“看情况”的态度者,有待业或无业者,有赌博者,有儿童期目睹家庭暴力者,有儿童期遭受家庭暴力者,有饮酒史者。在本研究中一对新婚夫妻只要有一人具备上述至少3项,即属于夫妻暴力高危人群。以上危险因素是本课题组研究既往证实的夫妻暴力危险因素。 根据以上条件,筛选出93对家庭暴力的高危新婚夫妻,其中74对婚前发生过暴力。依据入组日期的单双号,将93对新婚夫妻分为干预组(单号,共42对)和对照组(双号,共51对)。两组中因工作繁忙、长期出差、夫妻两人一方或双方在外地工作、不愿参与本研究者共17对[平均年龄为(27±4)岁,其中14对婚前发生过暴力],最终共76对参加研究。干预组32对[男性年龄为24~36岁,平均(29±4)岁;女性为21~35岁,平均(25±4岁)。对照组44对[男性年龄为23~36岁,平均(27±4)岁;女性为21~31岁,平均(25±2)岁]。两组中有63对婚前发生过暴力,其中干预组26对,对照组37对。 实际干预中,干预组32对中有25对完成整个干预及随访过程,6对在干预过程中脱落,1对在随访中脱落。对照组37对完成整个过程。完成整个过程的62对新婚夫妻中52对有婚前暴力的发生。脱落的主要原因有新婚夫妻工作忙、出差、外出探亲、联系方式中断、不愿随访等。研究组脱落率为18.75%,对照组为15.91%,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工具 1.2.1自编夫妻暴力调查问卷 包括一般人口学资料;有无饮酒史及吸烟史;有无婚前恋爱史及婚前同居史;对家庭暴力的态度;当家庭成员之间发生冲突时,是否可以采用羞辱谩骂、伤人毁物、殴打、残害、限制人身自由及性虐待等粗暴的方式来解决(有3个选项:不可以、可以、可以但需视情况而定)。 1.2.2艾森克个性问卷(Eysenck’s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EPQ)[12] 共88个条目,分为4个维度:内外向(E)、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精神质(P)和撒谎(L)。根据被试者N、E、P、L 各项得分,按性别、年龄在各量表 T 分表上查出相应 T 分。 1.2.3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ing Rating Scale,SSRS)[13] 共10条,分为3个维度:客观社会支持、主观社会支持和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 1.2.4 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14] 共20个条目,分积极应对(positive coping,PC)和消极应对(negative coping,NC)2个因子。每个条目4级评分:即不采用,偶尔采用,有时采用、经常采用。 在新婚夫妻登记处填写夫妻暴力调查问卷、SCSQ问卷。在入组时填写知情同意书、夫妻暴力调查问卷、EPQ问卷、SSRS量表。在随访6月后,完成夫妻暴力调查问卷的评定。 1.3 心理干预方法 干预组接受关于夫妻暴力的健康心理教育及预防夫妻暴力发生的心理辅导训练,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干预。 心理干预方法主要为“群体心理教育-家庭心理咨询-个体心理治疗”三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其中,群体心理教育是指至少5人参加的关于家庭暴力的防治及婚姻心理健康教育;家庭心理咨询是指夫妻二人共同参与的或多对夫妻共同参与的预防家庭暴力发生的心理咨询、辅导与训练;个体心理治疗是指对一对夫妻分开进行心理干预。辅导者是2名高年资精神科主治医师,均是博士研究生,专业方向是精神应激和心理治疗。在干预的整个阶段由1位心理督导师(张亚林)进行指导。由于研究对象难以集中,我们在干预的早期和中间阶段把群体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与训练放在一起。心理干预共6~7次。每次干预时间约90~120 min。地点在长沙市芙蓉区德政园社区会议室、社区悄悄话室及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贵宾室。 1.4 两教育三训练 1.4.1婚姻心理健康教育 包括4个方面。①使新婚夫妻了解婚姻的涵义。②了解婚姻中最重要的5个因素:忠诚、负责任、体贴、能干、给对方全力的支持。③婚姻美满的好处。④婚姻不和睦的弊端。均举例说明,并制作成VCD光盘。 1.4.2 预防家庭暴力知识的教育 家庭暴力是指对家庭成员中出现的殴打、捆绑、残害、拘禁、折磨(限制衣食住行、超强度劳动)、凌辱人格、精神摧残、遗弃以及性虐待等人身方面的暴力行为。上述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