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菜坪落石区崩崖后退与崖锥堆积发展之研究.PDF

红菜坪落石区崩崖后退与崖锥堆积发展之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红菜坪落石区崩崖后退与崖锥堆积发展之研究

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之二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之二 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之二海峡科技专家论坛之二 年海峡两岸地年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年海峡两岸地年海峡两岸地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质灾害防治学术研讨会 红菜坪落石区崩崖后退与崖锥堆积发展之研究红菜坪落石区崩崖后退与崖锥堆积发展之研究 红菜坪落石区崩崖后退与崖锥堆积发展之研究红菜坪落石区崩崖后退与崖锥堆积发展之研究 罗佳明 建国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暨土木与防灾研究所 摘要摘要 摘要摘要 本文主要以红菜坪落石区之崩崖后退机制与崖锥堆积发展进行深入之案例探讨 。藉由多 期地形图与航照了解其崖线与堆积地形变化 ,以物理模型进行落石堆积之力学试验,进而深 入了解崖线崩退机制与崖锥堆积发展之关联性 ,并作为数值模拟之比对依据。另以分离元素 法初步进行全尺度案例模拟 ,期能做为后续相关案例研究之参考。 关键词关键词 :红菜坪、崩崖后退、崖锥堆积。 关键词关键词 一、一 、前言前言 一一 、、前言前言 红菜坪位于南投县中寮乡清水村 ,源头落石区崖线全长约4.2km ,崩崖另一翼为九份二山 , 崩崖下可见数处规模达150m×100m×50m(长× 宽× 高) 以上之崖锥堆积( 图1) ,其散布之落石岩块 尺寸约1m~25m不等 ,并有庙宇、农舍零星散布其间,极可能再度受到落石灾害的冲击。有鉴 于此 ,本研究搜集红菜坪地 1904 、1936 、1977 、1984 、1991 、1998 、1999等7个时期地形图 与1962 、1998 、1999 、2001 、2002 、2003 、2004 、2006 等8个时期航空照片观察其崖线及堆积 地形与地貌特征变化 ,藉此辅助现场地质调查,来推估各时期崖线主要崩退机制。并以室内 物理模型试验简化其落石运动行为 ,针对不同量体岩块、坠落形式、地形等条件下进行落石 运动及堆积之力学试验 ,进而搭配地形分析结果深入了解崖线崩退机制与崖锥堆积发展之关 系。本文主要研究目的包含 : (a)厘清红菜坪地区崖线后退机制以及其崩退机制与落石事件发 (b)探讨崖线崩退与现地堆积型态之关联性 ;(c)结合颗粒力学模拟与调查分析 展过程之关系 ; 结果 ,使其于现地模拟应用,藉此了解红菜坪地 崖线崩退机制 、崖锥堆积趋势及其堆积体 积量之推估 ,作为落石防治工程对策之参考。 二、二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二二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 2.1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 地质调查地质调查 本研究所采用之野外地质查核底图 ,系以何春荪于1956年所绘制之南投集集大山煤田地 质图为主 。由地质图显示,本区崖线出露之地层以水里坑层樟湖坑页岩段及石门砂岩段、石 门段为主( 图2) ,红菜坪与九份二山分别位于观音石背斜(粗坑背斜)之西东两翼 ,均属顺向坡 地形 ,背斜轴东西两侧约1.5~2km均有向斜及断层等构造通过 。而红菜坪 域 内背斜轴距东侧 落石区崖线约500m ,全长约1.6km ,平均坡度约45~50度属逆向坡型态(C1 ) ;西侧 落石区崩 崖全长约2.6km ,平均坡度约25~35度为顺向坡型态(C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